真情实意之前的。殿下与其认为那是高不可攀之物,便提前拒于千里之外,不如想想如何利用这份唾手可得,助自己走在人前。英雄莫问出处。”

穆晏清听得呆住了,须臾才反应过来,看了看同样陷入深思的李璟辞,尴尬地笑笑,说:“小川,这么深奥的东西,二殿下还小,你……你说这些做什么?”

比起这样直接摊开圈内冷暖来讲,穆晏清其实更趋向于动之以情,诸如姚既云如何极富才情、如何有容人之心、皇上如何宠爱等等,都酝酿好了在心里。可是再看看李璟辞,确实很受用的样子,一本正经又似懂非懂地想了好一会儿。

看来好像顾甯川冷不丁的一番警世名言,更能说动李璟辞。

半晌,李璟辞才从严肃的深思中回过神来,带着感激的笑意看着顾甯川,说:“素闻顾公公昔日也是天之骄子般的人物,今日一见,果真不同凡响。公公说英雄不问出处,你如此洞若观火之心,又何尝不是掩于尘泥之中的金子呢?”

顾甯川总觉得,李璟辞说的不只是这一件事,“奴才愚见,怎堪殿下谬赞?”

“公公所言极是,不过我自小饱经孤单伶仃之苦,唯有教养的嬷嬷陪着,连个玩伴都没有,一概诗书、骑射,都只是师傅领进门,余下全靠自己的粗笨习练。唾手可得之物固然能激励我前进,但也许到头来只是一场空,我宁可一直形单影只,也不想再经历得而复失。谢公公赐教,璟辞铭记在心。”

穆晏清这下明白了,李璟辞心思多,情愿一直做个不入流的十八线,也不想一朝感受过温饱,又不知哪一日就跌回到从前。有些东西原是一直得不到的还好,遥遥地看着还能做个美好的念想。可若是明知来得不踏实也要得到,就要经历本来就不必承受的失去。

他这分明不是叛逆期少年的意气用事,而是饱受人情冷暖后的清醒和倔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