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2 / 2)

贩甚至不用铜钱交易,完全的以物易物。

京城也会有部分的以物易物,一般是用米或者布。但是福禄县不同,在这里,米或者布只是一个衡量的标准。他?们用这两样东西估个差不多的价,然后就直接把货物交换了!拿肉换酒、拿果子?换绢花等等。

又有方?言,过一条河、翻一座山,说的话就似是而非了。不能?说完全变了,但又彼此听得不是很懂。

到了福禄县,因为前任县令不大管事儿,致使县中许多事务为当地的小官小吏以及士绅把持。现在祝缨这个县令反而像是被架空了。到了的头一天,大家来拜见?她,并无人向她汇报什么事情,一切都是太?平无事。颇有点让她“垂拱而治”的意思。

这与祝缨的计划不谋而合,她也就不动声色先窝着。她的家人却有点沉不住气?了。

祝大和张仙姑的本意是到一个远离京城的地方?躲一躲,好好地过日子?。一路走来虽累却又有几分威风,两人心思也就活络了一点。以他?们的经?历,回?忆当年县令的威风,以为自己一家到了福禄县也是个土皇帝的存在。

真到了福禄县,两人心都凉了半截。

福禄县的方?言就与州城、府城又是一种不同!别说他?们了,祝缨都得现学。县衙是空旷的,家具得现攒。才到了福禄县没两天,祝缨就开了个路引,把郑奕派来的大车连同车夫都打发走了。

若大一个福禄县,“自己人”就只算下自己一家,祁家父女、侯、曹、吴、杜,一共十口人。别人说话他?们也听不太?懂,更不要提听他?们的吩咐了。

祝大和张仙姑也抖不起来了,连着数日都在后衙里忙着安排家务。在京城的时候,家务有祝缨安排,现在他?们俩也不能?让祝缨亲自到街上买水缸、买铁锅不是?

他?们又花了小半月的时间,才将后衙收拾得勉强有个家的模样。再回?头看祝缨,她在这段时间里,竟是什么事都没有做!闲来无事就换身便服往老街上随便找个地方?一蹲,心情好了就上茶楼里坐一坐,有时候还让姑娘唱两句小曲儿。逛街回?来还给?祝大捎件蓝布小坎肩穿。

老两口面面相觑。@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祝大道:“我?去跟她聊聊。”

张仙姑道:“你?能?聊个什么?!”

“那你?能?说个什么?”

张仙姑道:“要我?说,叫花儿姐跟她聊聊。她们两个都读过书哩!”

“我?也读过哩!”

“花儿姐教的呢。”

“我?是她爹!”

“我?还是她娘呢!”

两人拌了一回?嘴,祝大最终妥协,回?去擦骨灰坛子?了,张仙姑便将事情托付给?了花姐。

花姐内心也是很忧虑的,在京城的时候,祝缨是何等的进?退自如??大理寺那样的地方?,与种种大案、各路权贵打交道,祝缨都能?应付得很好。不过数年,在京城家都安下了。可是到了这个遥远的福禄县,祝缨一连这些天都没个动静。

她端了一壶凉茶送到了祝缨的房里,祝缨正在竹案前看书,抬头道:“担心我??”

花姐笑笑:“有一点儿,担心你?心里的事儿太?多,又不肯说出?来。”

祝缨道:“是有一些。”

花姐道:“饭也要一口一口的吃,无论你?有什么念头,也别都一下子?就想都做好。我?想无论是王大人又或者是旁的什么人,起初做事的时候,也不是一句话就所有人都听从的。”

祝缨道:“是你?自己说的,还是爹娘叫你?来说的?他?们这两天总在外面绕着,又不肯进?来对我?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