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体,与Method角度不同,而且他抓的也不是固定器中间,而是后脚接近板尾的位置。
身体向后屈折的角度更大,难度远比Method抓板高。
这个动作是徐槐从观看杞无忧踢剑时获得的灵感,那是他们第一次见面的时候。
徐槐一直清楚地记得每个细节。后来他和杞无忧分析,将令人眼花缭乱的踢剑招式分解成三个简单的动作:将剑甩出去旋转,回旋踢加速旋转,然后再用手把剑接住。
甩剑时的角度与方向,踢剑时的力度,以及最后接剑的时机,和大跳台其实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杞无忧的自创动作就是在这一基础上演化而来,身体转动的角度与踢剑极为相似,再结合他最擅长、难度也最高的Method抓板。
“啊,这真是,这真是……”解说员语无伦次了起来。
最后这轮,杞无忧的得分将他与其他人的得分彻底拉开。
其他人的难度都略有降低,唯一值得一提的是今井野,他在第三轮没有像别的滑手那样降低难度,依然跳2160,这也很符合他的行事作风。
不过,2160固然难度很高,但对于比赛来说,今井野的风格还是有些单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