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诶?”徐槐误以为他是在说储昱发的自拍,一时间有些摸不着头脑。
他的意思肯定不是指两人长得一样,徐槐思考了一会儿,试图揣摩他的话:“我好像也给你发过一样的照片。”
那时他刚结束漫长的隔离,坐飞机来中国,一落地就立刻发照片给杞无忧报平安。
听徐槐提到这件事,杞无忧也记起来了,那张自拍,徐槐发给他之后,又同步到了社交平台上。
“又不是只发给我看的。”他斤斤计较道。
徐槐一噎,“……也有只发给你看的嘛。”
“有吗?”杞无忧故意道。
“当然啊!有很多呢。”
“哦我以为你也会给别人发的。”
“我没给别人发过……”徐槐忽然一顿,他终于回过味来,听出杞无忧在故意逗他。
什么时候他也学会了?
徐槐好笑地伸手拧他的耳朵,“你不要污蔑我!”
说笑打闹间,手机又震动几下。
储昱发了条语音:“yoyo,我有点饿,要先吃晚餐再去看场地,你吃了吗?”
杞无忧回复:“没,你在哪?我和徐槐去找你。”
储昱:“我在酒店吃自助餐。”他说完,又给杞无忧发了一条视频。
杞无忧点开来看,发现这个视频竟然有些眼熟,前两天好像刚看过。
这是储昱在瑞士的训练视频。他跳出了反脚外转1980,首次成功落地。
视频的进度条即将到尽头时,储昱和他教练的尖叫声依然此起彼伏。当天晚上他就激动地把教练录的这段训练视频发布到了社交平台上,许多滑手都在这条视频下点赞留言,向他表示了祝贺。
酒店餐厅。
储昱见到杞无忧的第一件事就是和他拥抱,然后求夸夸:“yoyo,我前天训练的时候完成了1980哦!”
“嗯,我看到了,”杞无忧说完,又艰难补充了句,“很棒。”他夸人的词汇十分匮乏。
储昱有些得意地笑了,随即又敛起笑意,状似不满:“可是你都没有给我留言祝贺我。”
杞无忧:“……我给你点赞了。”
“那你有没有把我设置成特别关注?哎呦”储昱龇牙咧嘴地捂住头。
徐槐往杞无忧盘子里夹了最后一块水煮鸡胸肉,又敲了下储昱的脑袋,“吃你的饭!他的特别关注只有我一个哦。”
坐下来吃饭的时候,储昱的问题依然很多。
“这里的场地怎么样?”他是第一次来斯廷博特参加比赛 不太了解这座大跳台的情况。
“对我来说一般,”杞无忧给出了相对中肯的评价,“你等会儿自己试试就知道了。”
尽管有雪联规定的场地标准作为参照,但每个分站的大跳台高度、助滑区的长度以及落地坡度仍做不到百分之百一致,总会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雪质也有好有坏,即使是经验再丰富的滑手,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去适应场地。
杞无忧习惯通过助滑区的高速滑行来确保自己的滞空时长,从而做出高难度的空翻转体与足够清晰的抓板动作。而斯廷博特大跳台与着陆坡之间的高度不够高,做圈数多的动作时,就显得没有那么多空间施展,想要拥有足够的滞空时长,出发时的速度就必须要更快,起跳高度也要更高。
听完杞无忧的描述,储昱已经迫不及待,“我吃好了!现在就去试试。”
储昱和教练先去大跳台适应场地,杞无忧和徐槐吃完饭再去找他汇合。
两人来到大跳台下面时,储昱恰好从出发台滑下来,消失在他们的视线中,经过一段距离的助滑,连带着脚下的雪板从大跳台的最高点冲出,开始在空中翻转,身形呈一道优美的弧线。
杞无忧仰头数圈:“一、二、三、四……”
还没数完,徐槐便开口:“fs1980,indy grab.”
“他……”杞无忧惊呆了,“他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