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1 / 2)

但是他知道这不可能,崔信那个滑不溜手的绝不可能泄露消息,而崔旷是正人君子也不可能去向自己的哥哥打听。

他们各为其主但又是兄弟,兄弟之间不谈政事已经成了一种默契,也唯有如此,他们才能保有亲密的手足之情。

同样感到不安的不只是柳越,还有回幽、卫珩、齐珉、窦昌,甚至是才刚刚养好伤的曹津,都觉得忐忑且心累。

十一月了,快要过年了。

他们其实是很想过一个好年的。

可是,这个秦隽,让人又是买粮食又是买甘蔗,到底又要作什么妖?

这一天天的真是够了,就正正经经打仗争高下不行吗?非得弄这些幺蛾子折腾他们!

秦隽是不知道他们的心情,否则一定会狠狠吐槽他们是草木皆兵的易破防体质。

他哪里有作妖,他一直守在自己的地盘上基建呢!

除了造纸、开书院,其他的无论是减税屯田还是纺织协会,都是关上门自己在弄,压根没有影响旁人!

就是肥皂啊玻璃啊,还有这次收甘蔗,那也就是想赚点小钱钱,不针对他们任何人!

在各州客户的幽怨吐槽声中,广陵的甘蔗一天比一天多,秦隽的信也终于送到了广陵。

跟着过来的还有他派来的几个技术指导人员。

胥滨看完信之后心里就明白了,技术指导人员还给他看了白砂糖和红糖的样品,简直精细地胥滨不敢相信这是糖。

他尝了一点,心里感叹他主公能拿出来的好东西可真是不少,真是活该人家有钱啊。

虽然胥滨不太清楚糖的制取过程,但是这事的重要性也是显而易见的。

且不提这新糖的收益,就是那庄园里的甘蔗也是半点耽搁不了。

甘蔗在浇湿的土地上堆放后铺盖蔗叶,其上再盖泥土,可以存放一个月。

但是后面还有许多甘蔗在路上了,所以厂子得尽快筹备起来了。

胥滨当天就熬了个大夜把厂子招工、运营的一系列事情给拟了个章程来。

他素来是说干就干的性子,做事也从来不拖沓。

几乎是第二日,广陵郡及周边各县城里就张贴了招工的告示。

现在徐州百姓对于官府的信任很足,无论是修墙修路还是厂子招工,只要是府衙外面贴出的告示,就没有招不到人的。

官府厂子欸,来路可靠工资又高,大家简直是抢着要去!

不愁招人,这也是秦隽敢收了甘蔗才叫胥滨开始运营厂子的缘故。

继广陵纸厂之后的又一报名热潮,胥滨已经很有经验了,快速按照要求招了一批工人送去了已经建好的厂区。

技术指导的工匠带着人培训制糖流程,几乎不到十日,广陵糖厂就已经有模有样地开始流水线工作了。

轧蔗取浆、取汁熬糖、凝固糖膏,其中多次精炼、沉淀和过滤,一直到最后的包装出厂,都有不同的厂区分工。

可以说是高效极了。

而新出厂的白砂糖和红糖还没有开始盈利,已经全都被秦隽给预定了用途。

秦隽准备已经大手笔地按照官阶和功劳,给他麾下四州的所有官员全都发了不等量的糖。

临近过年了,算是他给官员们的特殊年货。

而军中上下的士兵们,则是过年的七天里,每天伙食额外加一碗甜汤。

并州那边情况现在不稳定,士兵们有甜汤,官员们却是没有什么年货补助的。

没办法,士兵们正在保家卫国奋战,可那些官员们,尘埃落定之前,秦隽都不确定有几个能留下成为他的属下。

刘业前脚刚走,后脚胡人就南下。

这种过于巧合的事情,呵呵,秦隽八岁的时候就不相信了。

而这头,并州军毕竟是常年抗胡,比较有经验了,魏老将军麾下也不可能真的一个能用的小将都没有,在魏老将军的指导下,他们跟胡人打了几个来回,稳稳挡住了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