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甫那边怎么说?”
段祺瑞道:“华甫已经回电,他也是主张先把部队撤回来。现在泰山镇还未下,前线的第七师和第二旅分兵后兵力已经不足拿下泰山镇,泰山镇里的敌军林成坤部正在派兵反击,一个搞不好就会重复半月前的境地。所以他也是想着先把部队撤过岸,到时候如果有了曹锟手下的几万万帮忙,泰山镇里的国民军是插翅难飞。虽然丢了一个南京南城,但是如果能够把国民军的警卫师给包围歼灭了,同样能够重创国民军的气势。”
袁世凯又道:“这撤退的话,是否可行,会不会遇上半渡而击的局面?”
“大总统方面,前线的华甫和曹锟已经做好了完全之准备,浮桥已经架设好,行动迅速的话,一天一夜的时间足够完全撤出来了!”段祺瑞这一次在苏南战事上,很难得的和冯国璋以及曹锟都站在了一起。
他段祺瑞虽然和冯国璋是对手,但是他们两人都是靠着北洋军的,要是北洋军这座大山倒了他们两个人也好不到那里去,南京丢不丢没所谓,只要把军队保住了就好。
袁世凯看着其他人,眼见其他人也都不说话,当即道:“既然如此,那陆军部就给华甫去电,让他把南岸的两万多人接回来!”
袁世凯和段祺瑞这里打算着把曹锟的部队撤回来的时候,上海司令部内同样进行着一场关于撤退的争论。
“现在警卫师继续坚守泰山镇已经毫无意义,当初警卫师固守南京北岸是为了阻挡冯国璋打通对曹锟部的补给线,然后冯国璋如今已经分兵,虽然我警卫师还在固守泰山镇,但是冯国璋依旧打通了补给线,而且警卫师又没有足够的力量进行反击作战。这样一来,警卫师冒着全军覆没的危险继续坚守在泰山镇意义何在?”陈仪话语中没有太多一顿一昂,语调很平静,但是说的话听起来却是寒气深深。
梁训勤却道:“我不同意,现在警卫师固守泰山镇,不但牵制了冯国璋上万兵力,而更重要的是,如果警卫师一撤退,北洋军就完全没有后顾之忧,完全能够全力支援南城的曹锟部,到时候我军在南城战役中所取得的成功和付出的重大代价都会化之东流,甚至会重现当初苏南战事开始时的对我军不利局面,无论如何,我军都必须拿下南城,而我军要拿下南城,就必须阻止冯国璋部对曹锟部的增援,警卫师的牵制作战是必不可少的!”
随后陈仪和梁训勤又是相继争论了其他论据,就连袁方也不可避免的被牵制其中。参谋部内部面对这一选择拿不出一个统一的计划方案来,最后也只能是送到了陈敬云面前让陈敬云抉择。
到底是撤退还是继续守?
============
近5k大章不拆,晚上照旧还有一章
第二百五十二章 苏南和平
面对参谋部送上来的难题,陈敬云也是向前方的将领们发出了询问电报,林成坤回电警卫师会战至最后一兵一卒,而程璧光回复得到海军主力舰队增援后将保证重新封锁长江,而沈纲回电由于曹锟部获得了弹药补给,南城战役将会进一步拖延三天甚至更久。得到前线各部队的详细情况后,陈敬云并没有太多的迟疑,而是迅速做出了决定,十二月七号夜,上海司令部正式命令林成坤的警卫师向东面[***]方向撤退。
根据参谋部里诸多参谋们制定的新一轮计划,林成坤的警卫师暂时向东撤退到[***]地区,如果北洋军派出主力追击的话那么就进一步撤退到扬州附近,但是警卫师将会留在长江北岸,依旧作为国民军北上的桥头堡,随时可威胁津浦线。而北洋军如果脱离津浦线追击的话,那么北洋军的后勤补给脱离了铁路就会麻烦的多,至少要比国民军麻烦的多,另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失去了铁路依托后,限于东南地区的地形和陆上交通,北洋军的那个重炮团根本无法有效的进行长距离机动。没有重炮的威胁,退守[***]或者扬州地区的警卫师将会得到海军的有力火炮支援,而海军也可以在形势不妙的时候随时能够掩护警卫师渡江南回。
当然了,警卫师要撤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