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是考虑到了这一点,有颇具前瞻性的媒体做了一篇业内专访, 采访对象包括院校教授、活跃在一线的小提琴手以及音乐点评人, 其中有两人到现场观看了这场演奏会, 用他们的话说, “其实不需要我们点评,看那几位国外同行迫不及待找上季沧溟询问乔云忻有没有意愿出国的模样,就知道他是什么水平了”。

不过话虽如此,考虑到这是专访, 他们还是从专业领域详细分析了。

他们一致认为,艺术领域一视同仁都吃天赋,以乔云忻的天赋,只要正常努力,哪怕没有太好的条件,他在这个年纪的水平也差不到哪里。

偏偏他不是没有太好的条件,他是条件太好了。

连专业小提琴手都梦寐以求的大师级小提琴,他刚学琴的时候就有了,指导他的明显也不是什么水平普通的小提琴教师而是季沧溟重金聘请的专业人士,甚至从那天演奏会的情况来看,他还有可能接受过蒙格利的指导。

“一个有可能完全没有走过弯路的、天赋卓绝的、年轻的小提琴手,他在这个年纪可能拥有的上限,完全不能以普通人的上限来估量。”

“不同年纪、不同阅历的人,他演奏出来的音乐是不一样的,而水平越高,年纪越小,属于他的音乐就越独特,因为很少有人在这个年纪就有着这样的音乐水准。”

“两相结合,对他赋予怎样的赞美都不为过。”

这篇专访以三段概述告终,看得人大受震撼,不过专访之中,那位院校教授稍稍夹带了一点私货:“我们的古典音乐界很久没有出现那么有天赋的新人了,如果其他行业的从业者真的欣赏他的美,我认为应该把他留在他最适合的领域。”

演奏会结束后,之前爆出的名单被确认并无错误,只有遗漏,这意味着某位名导演参加了这场演奏会的消息确实是真的。

结合那位院校教授的发言……

【他是在喊话,对吧?】

【莫名有种“不要带坏我家乖孩子!”的既视感。】

【到了这个地步,乔云忻不会再去演戏了吧?他没有演戏的必要啊!他又不缺钱。】

【还是那句话,客串可以,其他不必,古典音乐本来就以某些国家为尊,我们好不容易出一个天赋卓绝的年轻人,把时间浪费在其他事情上……实在是暴殄天物。】

……

乔云忻也这么想,所以他完全没有联系收到的名片上的大导的打算。

虽然他确实还挺喜欢对方拍摄的电影……但喜欢电影是一回事,去拍摄是另一回事,他不觉得自己在演戏上也有太高的天赋,不怎么需要花费时间精力就能把一个角色演好。

不过出乎他的意料,刚送完蒙格利去机场,他就接到了经纪人的电话,后者向他表达了那位大导之所以联系他,不是为了自己的电影,而是为了自己一位朋友的电影。

“那是一部以音乐为背景的电影,然后……嗯……如果找不到另一位足够完美的年轻小提琴家客串,这部电影就无法成立。”

乔云忻知道这位经纪人是季沧溟特地找的,绝对不是短视的人,她会这么说,那么重点应该是……

“另一位?”乔云忻问道,“也就说他们已经找到了一位?”

经纪人给出了肯定的答复:“第一位你应该也认识,是E国有皇家血统的那位年轻小提琴家。”

乔云忻脑袋上瞬间冒出一排排问号,一句“你确定不是诈骗电话”脱口而出。

那人的出身可比自己好,小提琴水平与天赋也不比自己逊色,什么电影能让他答应,答应完还能托国内大导找上自己?

.

“对不起,我实在没忍住自己的好奇心。”等到季沧溟从公司回来,乔云忻双手合十,向对方做出了诚挚的忏悔。

在确认对方不是骗子后,乔云忻让经纪人传达了他同意进一步探讨的想法,然后对方就把真正想找他客串电影的那名E国大导想约他在E国见面的消息发了过来,并且表示如果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