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1 / 2)

“他有个县主母亲,自?是不用发愁的。倒是我们,心里没底。今年?是官学学子直取入仕的第一年?,也没个借鉴,不知?我们会被分到哪儿去?……”

胤朝每年?的授官素来分为三等。一等自?然是科举一甲的前三名,能?直接进翰林院,可以说翰林院出身便是入阁拜相、位极人臣的第一步。而二等虽能?留在京城,却入不了翰林,只能?在各个部院任职。至于第三等,则会被外放离京,担任一些地方上的知?县或主簿。

今年?是直取入仕的第一年?,没有先例,这些年?轻的官学学子还不知?会被归为哪一等。所以都心中惴惴,祈祷着能?留在汴京做京官。

众人正窃窃私语时,文选司主事?领着两个属官,捧着厚厚一沓官凭和名册簿子走了过来。

见状,容玠才迈步走下台阶,与其?他人一起?站到堂前,听候派遣。

“时辰到了,人也该到齐了。”

主事?往底下扫了一眼,“既如此,那就?开始吧。念到名字的上来领授官文书。”

众人齐声应和。

主事?展开名册,对照着上头的名字、官职,一个个地念着。最?先被念到名字的,是河南府、应天府、大名府三个府学选送上来的学子,都被归为了一等,与一甲前三名一样,直接入翰林院。

三人喜出望外地上前领了官凭。

“竟然没有容玠?”

方才议论容玠的几人就?站在容玠跟前,忍不住交头接耳,“论才学论家世,他才是咱们这些人里的魁首吧……”

容玠低眉敛目,倒是并未露出丝毫急色。

主事?继续往下念,是留在京中、被分到各个部员的名单,几乎囊括了所有官学的学子,和一部分去?年?剩下的进士,仍然没有容玠。

站在容玠身前的几人已经各自?领了户部、礼部的官职,正兴高采烈地捧着官凭,互相恭喜。

察觉到什么,几人转过头来,就?瞧见两手空空的容玠,微微一愣。

“兄台,你也是官学直取入仕的吧?还没念到你的名字?”

见容玠的年?纪与他们相仿,他们便猜测他也是学子,安抚道,“其?实外放做官,去?地方上历练历练也没什么不好的,三年?后做出了些政绩,说不定就?被调回京了!”

“是啊,而且你看,连临安那位容大公子都要被外放了……”

容玠:“……”

就?趁他们说话的工夫,文选司主事?已经将外放出京的官员姓名也念完了,合上了名册。

一时间,文选司堂前人人都拿到了官凭。

除了容玠。

刚刚还在安抚容玠的几位学子面?面?相觑:“……”

文选司主事?朝堂前扫了一眼,目光落在容玠身上,略一停顿后,又从旁拿出了一个贴金卷轴,缓缓展开。

“最?后一位,临安府府学容玠。跪迎圣旨”

话音既落,众人神色各异。

其?余人的官职都是由吏部选缺,唯独容玠,竟是圣旨亲封!

容玠垂眼,遮掩了眸中异色。他缓步上前,在众人惊羡、错愕的目光里撩袍跪下。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临安容玠少有才名、识量清远,特封为右正言,入谏院,望为天子之耳目,纠朝廷之纪纲。钦此”

圣旨一出,满堂皆惊。

右正言并非什么达官显宦,甚至只是个七品小官,可却是独立于三省六部以外,只能?由皇帝亲擢、与宰相势如水火的谏官!

第55章 55(一更) 妙漪,你终于见到他了。……

从汴京最大的客栈离开, 苏妙漪一行人?就在街边随意找了家小客栈,打算落脚。

可州桥附近的几条街,消息传得极快。那客栈的店小二见?她们走进来, 激动得话都说不连贯了,掌柜的挂着笑脸亲自上来逢迎, “大小姐……”

苏妙漪当即黑了脸,扭头就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