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服都被水花泼得半湿了,才终于吃上了没盐没味的烤鱼。明明很傻,但活泼又明朗的笑声,却一直没停过。
到了秋天,他们会去灵石集市。有时碰见漫天要价的灵石贩子,裴渡会堵在他摊位前讨价还价,每逢砍到了好价钱,又成交了,裴渡就会得意地回头,看到桑洱笑着对他比一个大拇指她告诉他这是夸赞的意思。回程时,借宿在炊烟袅袅的村寨,再沽几壶酒带走。
时日推移,组成了年。
年复一年,日子过得细水长流,温馨平静。
裴渡的恶劣、调皮、莫名其妙的小脾气、小性子,都被温柔地包容了。
即便有波折和矛盾,也是无伤大雅的。
有时在晴好的夏夜,裴渡会坐在屋顶发呆。很难想象他现在的生活里会充满了烟火气。溪边的甜瓜和难吃的烤鱼,沾在鼻头的饺子皮面粉,丑兮兮但还是在门框处贴了一年、卷了边又被细心地抚平的挥春,夜里亮起的明灯、飘散的饭香……与之相比,过去的刀光血影,仿佛都虚幻、遥远得成了上辈子的事。
根据原文剧情,桑洱只要对裴渡百依百顺就行了。但实际操作起来却没那么简单。
这世界上,没有任何人可以一直掩饰本性,三年都滴水不漏。
一开始,裴渡为了取得桑洱的信任,装作是无害的少年,可实际上,信任是双向建立的。在熟稔起来之后,裴渡的警觉心也在变低,伪装卸下,天性里的残忍和极端,便会在不经意间,露出一些端倪。
正常人是“人若犯我我必犯人”,裴渡是“人若犯我我必屠门”,报复心强,行动力更强。这样的设定,写在书上和发生在眼前,完全是两种感觉。桑洱第一次看见时,实在没办法装聋作哑、闷头走剧情,就跳出来阻止了他。
当然,桑洱有身为炮灰的自觉,自己都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了,自然不会有那么强大的感化力,可以通过嘴炮教会裴渡真善美谦恭礼让,改造这个天生缺乏同理心的小变态。
只是,一些不合理的事情,总不能因为无法改变本质,就视若无睹。
正好,桑洱知道自己大概的死遁时间。在这之前,她等于是揣了一块免死金牌。不管怎样收紧裴渡的“项圈”,都不会有事。
即使裴渡在她死了之后,没人管了就故态复萌,她今天做的事,也依然是有意义的。
人品、修为、感情一起抓。这个世界上,还有比她更厚道、更以德报怨的人吗?
桑洱心想。
三年时光虽然漫长,但大部分内容,都是吃饭睡觉打豆豆的日常。因此,没有给进度条带来太大的减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