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衔山颔首:“承恩公的提议很符合我的心意,我便也顺势应承下来。”

霍翎将霍世鸣写的那道请战折子塞进?季衔山手里:“你也来看看,看完以后再重新?回答我,这一场仗应该打吗?”

方才在?大朝会上,季衔山只用余光瞥了瞥折子,根本看不?清上面的具体内容。

这会儿细细翻阅下来,他才发现,与承恩公一道联名?上折的人,居然比他想象的还要多些。

而且,安鸿羽安老将军的名?字也赫然列在?上面。

要说这朝堂里,谁和大穆打过的交道最多,那一定是安鸿羽。

换做其他任何时候,季衔山一定会认真考虑安鸿羽的提议。因为比起他这个纯粹的外?行,安鸿羽的判断自然是更值得信任与参考的。

但眼下这种情况……

季衔山抬头看向?霍翎:“我知道,母后一直希望有?朝一日?能?够收服燕云。您当初取年号为天狩,就是存着北狩大穆的心思。您并不?畏惧与大穆开战,但您并不?认同承恩公的看法。您认为眼下并非与大穆开战的最好时机。”

霍翎笑了笑,脸上浮现出欣慰之色:“我担心

?

这是大穆的阴谋。”

季衔山一怔:“大穆的阴谋?”

他立刻有?所联想:“永庆帝是在?装病?”

霍翎道:“不?能?排除这种可能?。”

季衔山心中微动。

他们所认为的大燕的优势,有?不?少都是建立在?大穆永庆帝中风晕厥的基础上。

如果永庆帝是在?装病,那大燕的所谓优势,就只是敌人让他们以为的优势。

实际上这一切都在?敌人的算计之中。

霍翎将事情说得如此清楚,季衔山一边下意识信任着霍翎的判断,一边又舍不?得这样千载难逢的时机:“如若这并非大穆的阴谋呢?”

霍翎问:“安儿,大燕想要收复燕云十六州,难不?难?”

“难。”

这是大燕几代人都没能?完成的事情,所以它才会被所有?人认为是不?世之功。

“这样一个历经几代人都没能?完成的伟业,你为什么会认为它能?在?这个时候就完成呢。这些年里,大燕的国力确实是在?不?断增长的。但大燕的国力,已经强大到能?够直接和大穆拉开差距了吗?”

季衔山带着这个问题,又重新?看了一遍奏折。

奏折上所罗列的条件,确实都是大燕的优势所在?。

但是这样的优势,真的足够拉开两国间?的差距了吗?

“北伐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收复燕云。不?能?收复燕云,北伐就是在?空耗国力。”

霍翎的声音再次将季衔山的思绪拉了回来。

她看着季衔山,语气一如既往地温和,话?中含义却令季衔山心头大震。

“与承恩公一起联名?上折的朝臣,未必想得那么深远。他们的过错可以放在?后面再追究。但你觉得,第一个提出北伐、写出如此详尽殷实的奏折的承恩公,有?没有?意识到仓促北伐的问题?

“如果他意识到了,却依旧一意孤行,将数十万将士的性命视作朝堂博弈的筹码,还妄图联合朝臣,绑架君意,又该当何罪?”

第144章 第一百四十四章 求见。

季衔山从霍翎的话语里感受到了一种坚决。一种绝不会轻飘飘揭过此?事的坚决。

承恩公敢算计母后, 就要?做好承担母后怒火的心理准备。

甚至于,在?承恩公给他讲述霍家的百年历史,讲解大燕与大穆的恩怨纠葛, 介绍大穆的夺嫡之争时……是不是也?存着几分对他的算计?

“我都听母后的。”

季衔山再一次表明态度。

母子两就北伐一事达成共识后, 霍翎命人去传召陆杭。

这位老?大人是三朝老?臣, 又顶着辅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