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着这样的疑问, 村长敲开了谢晚凝家的门。
谢晚凝坐在院子里, 边择韭菜边背书, 嘴里还念念有词。今天小学星期天, 二宝没有去学校, 跟小宝蹲在他娘旁边帮忙择菜。
谢晚凝背书太投入, 还是二宝先看见村长进来。
沈知秋这个时候还没有下工, 谢晚凝也纳闷村长这时候怎么过来。
两人坐下, 村长就先问了谢晚凝是不是私下教了二丫。
谢晚凝一听村长问这个,就大致能知道村长来干嘛了, 她又不傻, 也听二宝说过学校里老师不够用, 有时候他们会上一节写作业课。
那节课是没有老师教,全靠学生自觉学习, 有的孩子就不老实, 总打打闹闹。老师听见了就来吼一嗓子,班里就安静了。等老师走了就又闹腾起来。
老师也知道他一走个别孩子就会闹, 可他也没办法, 另外一个班也要上课。
今年秋二丫考上了县初中, 还是以很不错的成绩考上去的, 村长估计是知道了什么,所以来打听打听。
“也不都是我教的,大部分是大宝给她讲题。”
谢晚凝不好意思笑了笑:“您别笑话我, 我就是爱看书, 大宝上学的时候, 我就他的书本研究,看不懂的就问他。一来二去的,也坚持这么多年,现在那些知识我都看懂了。”
“二丫姐弟俩来我这边跟二宝一起写作业,我看到她不会的,就提点几句。”
谢晚凝把自己会念书说成是大宝教她的,齐来玩每次来给大宝还有她讲课的时候都是背着人的,毕竟原来的齐来弟可不认字。她不能把齐来弟会读书的事捅出去。
不过一直这样也不是办法,她们商量过,要是都打算参加高考,就要提前把自己会读书的事传出去。
所以大宝上了初中,她就没有刻意的藏着看书。
二丫那成绩可不止是提点就行的,村长在心里说。
徐知青拿二丫的试卷给他看了,他虽然不认字,但是成绩,数谁大谁小他还是知道的。
二丫的算数,从一开始的五六十分,到考初中的时候考到了八十多分呢。徐知青说,二丫要真是她小妗子教的,那她小妗子应该把小学的知识都吃透了。
村长瞧了瞧旁边的二宝,这孩子跟他大哥一样,也是个学习的好料子,学校里的考试次次都是第一名。
这俩孩子这么会读书估计是遗传了谢晚凝,看沈家的二丫还有栓子学习多吃力。二宝整天嘻嘻哈哈的,有时候还跟着他爹下地挣工分,都能拿第一。谢晚凝跟着大宝看书都能学会那书里的知识。
村小学正缺老师呢,刚好让她上去教。
村长笑呵呵的,朝谢晚凝提出自己来的目的:“侄媳妇,村小学的情况你应该也知道,咱们缺老师啊。”
“一开始办的时候就想着让咱村里的娃有学上,谁知道这两年其他村的也把孩子送了过来,说到这个,还是你家大宝的功劳。”
“大宝以第一名的成绩从咱沈家村考上县初中,咱村小学就算有了大宝这个活招牌。”
村长说到这里,脸上笑出了褶子:“隔壁几个村子,疼娃的,就把孩子送这里念书。东一家西一家的,眼瞅着来这么多。”
“学校五个班,就三个知青当老师,一上课就得有俩个班上写作业的课。”
谢晚凝点点头,这事她知道。
村长坐在那里还在说:“孩子们缺老师啊,侄媳妇,你既然会那些课本里的东西,愿不愿意来咱小学教书?一个月村里给工资五块钱!还给十斤粮食的补贴。”
他去县城打听过,请老师教书都是要给工资的,每个月还有补贴。那三个知青下乡就是来做基层做建设,工资他厚着脸皮就不用给。
可请谢晚凝不一样,得正儿八经的按照老师的待遇来。毕竟这时候缺人,又不想请别的人进村。
谢晚凝只以为村长是好奇她怎么会教二丫读书,没想到是想让他去当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