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跟徐进生去的菜站,今年徐元顶上了老爷子的位置,他老人家颇为不服老,在家里不满地抱怨了好几句。
这也是徐元第一次来买冬储菜,对他来说,这种经历,还是有些新奇的。
俩人没急着出家属院,而是走到了筒子楼的后面去,那儿有一大片空地,平常是大家伙儿晾衣服的地方,每到冬季,要放冬储菜的菜窖,也会挖在这里。
因着地方大,筒子楼人又多,所以,家家户户的菜窖并没有被合并成一个,顶多是平时关系比较要好的三五户人家,合力挖了个更大的菜窖罢了。
徐家没图省事儿,徐来福、徐进生、徐元,祖孙三代齐上阵,给自家挖了个大小差不多够用的菜窖,至于去年挖的,早就在开春的那一阵儿被填上了。
毕竟,筒子楼里的孩子们平时也没处去,就是在这一片儿空地上玩,万一菜窖上盖着的板子经不起重量,孩子踩了一脚、掉进去了,这可怎么办?
谁家没有孩子?或者说将来不会有孩子?所以,在楼里的老大姐一声号召过后,大家伙儿的意见都达成了一致,这几年也就渐渐养成了这么一个“用过以后填上菜窖”的习惯。
话说回来,为着方便拉冬储菜,于晚菊专程去跟人家借了两辆板车,她为人和气,又懂分寸,跟谁都能唠上几句,徐家在筒子楼里住了这么些年,也甚少听人说过他们家的坏话,所以,上门刚把来意一说,对方就很爽快地答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