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康国公府已经有了颓势,又有媒婆上门,可惜主子却依旧不动心,唉!

在林闻停留在山民村里的时候郑芝轩续弦的人选也定了下来,也是同郑侍郎一起被贬的一个官的女儿,原本这姑娘要嫁人了,谁知道父亲一朝被贬,男方家就悔了婚,这种事也平常,锦上添花的多,雪中送炭的少么。

然后这一家也被皇帝找回来了,那么姑娘就还得说亲,只是被退婚时那姑娘已经十七,跟随父亲在外这些年现在回来,时下来说就是个老姑娘了。

也不是不能婚配少年郎,那就得往下找,父母都心疼自家闺女,不舍得给女儿找个太过不堪的,那年纪大了又想要找个好人家,一般只能看谁家要续弦了。

恰好郑芝轩的妻子没了,郑芝轩就成了个最好的婚配对象,女儿大了,马上要嫁人,也不会和后母起矛盾。

儿子也大了,且学问不错,将来后母生的孩子还能依靠这个哥哥。

就是郑芝轩,那也是举人出身,年岁是大了些,但大些的男子更会疼人,且郑芝轩身边只有一个妾,没有那么多乱七八糟的通房,说明此人品行上佳,女儿嫁过去也舒心。

就是林闻的娘家也不能不让郑芝轩续弦,因为郑明敏已经过了及笄要说人家,若是家里没有嫡母教导,讲究人家就不会要郑明敏。

两下里很快就说定了,又因为那家姑娘年纪大,所以就不拖了,走礼什么的都很快,商定年前成亲。

范氏在儿子面前垂泪,“不是逼着你娶妻,只是敏姐儿大了,也要说人家……闻娘走时最放不下心的就孩子们,为了孩子们,你也得娶个人进来。”

郑芝轩面容憔悴,半响道,“娘,我知道的。”

再多不舍,人都没了,也无可奈何了。

段姨娘脸上早就没了笑容,她现在也不管别的,就盯着郑明敏,对儿子道,“夫人待我们恩重如山,你是男孩子,也大了,以后一定要照顾好姐姐!”

郑明耀重重点头。

林闻的救济背包和救急衣服里一共有莫约三四百两银子,在平民小户中这笔银子已经是很大一笔巨款,经营好了够一户人家殷实过一辈子的。

但在林闻眼里,这只是小钱,她穿越过来就没受过穷,因此她花的也大方,倒也不是胡乱花,就是绝不会亏待自己。

在这个陌生县城休息了几日,她让小安去寻找进京的商队,单独上路是不敢的,她甚至还去镖局雇了几个人保护他们进京。

直过了大半个月才找到一个要进京的商队,这才开始动身出发。

天气已经开始很冷了,林闻毫不吝啬,给自己还有冬雪小安都购置了皮毛冬衣,连车上也有炭火茶炉配备,吃喝也不可以减省,她本就过着这种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