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乡村社会里长大,大叔叔与小姑娘的关系在她的眼里永远是纯洁的思想感情,不会有什么男女之别的肮脏思想感情,因为她觉得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但一来二往,周冰冰还是觉察到伍厂长对她有些鬼心思。周冰冰当然不可能喜欢上一个儿子都跟她一样大的老男人,再说伍厂长人品也不怎么样,个子胖得像矮冬瓜,思想也侏儒,他虽然是厂长会拿笔签文件,但伍厂长连一部文学名著都没有读过,他在文化思想的修养方面除了世俗人情之外一点高雅修养都没有,琴、棋、书、画,他样样白痴。他发家的本钱只不过是靠他老爹当年是个八路的连长,靠着这条红路线他根正苗红地在南特酒厂混到了一个厂长。说真的,周冰冰打心眼里就瞧不起这种自我感觉良好的土包子。她觉得自己的小资产阶级思想比土包子的无产阶级思想要文明要有趣,她在心里倾慕有小资产阶级思想的男人。她是热爱新文化新思想的文学女青年,她在高二那年向《江洲日报》投过稿,是一篇小小说,只可惜没有被报社录用,从此她再也没有写作。不过她的骨子里还是文学女青年,她照旧爱看一些文学作品,她理想中的丈夫即使是一个老头也应该是鲁迅那样的有风骨有学识的文化人,除此之外的老头想当她的丈夫,没门。再再说,她当时已经有对象了。所以周冰冰发觉伍厂长对她有鬼心思,便像小姑娘躲避好色的怪叔叔一样躲着伍厂长。但她没有想到的是,她的对象居然主动向她提出分手。周冰冰后来才知道,是外界很多人说她已经跟伍厂长有一腿。因为伍厂长经常不回家老住在厂里,而他这个习惯又是周冰冰进厂之后才开始的。周冰冰则居住的那个村子当年还没有纳入城区,算是远郊,离酒厂比较远,一个星期也只能回一次家,她平时也是在厂里住宿。这样就让外人有了更大的猜想空间。再加上那年月搞对象不像现在,没结婚就同居。周冰冰在性爱方面算是保守的女人,她爱那个男人,他们是高中同学,从高一到高中毕业,爱情之花在他们俩之间就蓬勃地生长着,但她坚持要在他娶她的那个晚上给他。可她没有想到就因为这个原因她没有跟他同住在一起,让外界有了说她跟伍厂长坏话的理由,她尤其没法相信一个口口声声说爱她的男人居然会这么轻易听信外界的谣言。他提出跟她分手的当天,她抱头蹲在路边痛哭。那个男人骑上自行车,扬长而去。
卖身(2)
周冰冰叹了一口气,二十多年过去了,想起那些往事,她的心头依然闷痛不已。周冰冰后来觉得那件事情最应该负责任的是伍厂长,因为他当时正巧跟妻子闹僵,住在厂里,没有回家。他平时又经常跑到化验室去看她,还经常叫她到他的办公室谈话(其实没有什么话可谈,他总是找一些无聊的话谈)。旁人都知道伍厂长是个色魔,南特酒厂就这么大,他干的那点风流事,没人不知道,只是大家都慑于他的淫威不敢说罢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反正伍厂长玩的是别人家的闰女,跟他们的利益又不犯冲。上级领导也心知肚明,但群众不举报,上面也没人会过问。有一次一个副厂长想借此挤掉伍厂长,便向上级领导检举伍厂长的生活作风腐败问题,可结果那个副厂长反被伍厂长给找个借口开除出厂。自那事以后,伍厂长的生活腐败问题不再有人敢说什么,大家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当作什么都没看见。但心里却有很多人巴不得伍厂长垮台,不是因为伍厂长在经济利益上亏待他们,而是他们心里不平衡,见不得他比他们飞扬跋扈。他们为了发泄这股不平衡,便有人开始拿伍厂长在厂里的风流韵事到外面造谣,到处传说,加上一些民间演义(那时的老百姓都有些性苦闷,茶余饭后,风流韵事是最佳的谈资),简直把伍厂长说的像色魔一般。
周冰冰就这样成了他们造谣的牺牲品,当男友当街骂她贱货时,她真想跟伍厂长同归于尽。可她最恨的人还是跟她恋爱三年多,什么都被他摸光,就是没给他做最后一道工序的男人。他骂她的神情简直像一个从地狱里猛然蹿出来的恶鬼,十分恐怖、极度陌生。
周冰冰跟男友闹翻的那天上午是星期天,她像失了魂一样来到海边,望着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