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1 / 2)

青岫实不知他有甚本事,许是烫了嘴还能抡着舌头说话。

嫌他聒噪只得放下笔先吃,才吃第二个包子时这人已经七八个进肚,最后喝了碗不知哪个百姓献来的粗茶灌缝儿,心满意足地由袖内掏了块帕子出来擦嘴。

这帕子眼熟。

青岫额筋微跳,抢走了就公然成了他的?

沈大人无意瞅见小师爷投印在纸上的影儿,那脑瓜儿顶上两根细软的碎发不知为何乍起来,背上莫名就是一僵,谨慎起见头也不抬地默默将帕子袖回,一声不吭地滑去了数丈开外。

众苦力衙差终于将各『色』所需物事凑齐,小山似地堆在被征用的两套院子门口。

青岫的图却尚未画完,正抓紧勾勒,却被一只大手从后头伸过来将纸一把抓去,隐怒回头,沈大人却挥手招呼众衙差跟上,掀了袍摆率先迈进院去。

“廊下那几十根竹片排开了靠墙放,这根向右歪一些,那根靠在廊柱上……筐上架个镰刀,刀头冲西,旁边是个锄头……近门处是那几块刨过光的木板,长的在下头,短的在上头,摆得再偏东一些,过了,转回来些,好,地上那几块碎木头,品字相叠,另一块丢在半尺外……置物架每层工具依我下面所说顺序摆放……”

青岫原是冷目站立一旁看着沈大人凭空指挥众衙差布置,看着看着却益渐惊讶起来,直到满心的恼火全部化为了震惊和……难以言表之情,为确认眼前所见,青岫转身去了旁边陈家院子,再度细看一遍,回至征用院中时,已是不知该对这人做何种表态。

.

第124章 琵琶案(8)既见君子,我心则……

这人却也曾因此逗弄他, 只正『色』对他道:“府将陈家屋院案发后状况仿置,师爷且先看看可有尽之处,府去旁边将刘家屋院布置。”

着带领一众衙差又去了隔壁。

青岫站在院中,默然环顾一番, 见虽能毫厘差, 却也如同复刻, 样样错。

无需照图看, 必两头跑,只和他一样在陈刘两家转两回, 便似将成竹印于胸中,眼前如有实象般地原样重了。

怨得他必用笔画, 怨得他笑他白费力气。

果然他有非一般的事。

了好半晌, 沈大人才带着人从隔壁回,刘木头家虽比陈家父子家里齐整些, 但因着院子里也置放了许多活计, 兼沈大人精益求精, 如布置陈家一般令衙差拿了绳尺,去刘家也将各要物位置量了距离角度,拿回比量调整了一番才罢。

回至陈家院中,沈大人望着正背而立的小苏师爷秀挺的脊背, 浅浅扬唇笑了一笑, 走上前道:“案发后场完善妥当, 接下回溯案发前之场景一事, 便要全部托赖师爷之力了。”

青岫意外自己思路全被他料中,闻言点头,步入廊下,掀了袍摆弯腰小心去拾散了满地的竹片。

“师爷可要帮忙?”有热心衙差忙问。

“无需。”青岫只自己动手。

沈大人对衙差笑道:“此事只他一人做得, 你们便是想帮也帮得。”

青岫偏脸看他一眼,竟知他从处看这一点。

衙差们很相信他们大人对他自家小师爷的无脑吹嘘,一个憨憨便道:“就拾个竹片么,怎地小师爷做得,属下们便做得?”

“呵,”无脑吹沈大人道,“小师爷拾竹是‘修竹低垂孤鹤舞’,尔等拾竹那便是‘苦竹丛边猿暗啼’,你做得做得?”

众衙差心道:读书人夸人损人皆能引诗据典,我们大人此非无脑吹,而乃高阶吹。

正被一府之尊花样吹的小师爷,此刻却心无旁骛地细察那些原散落一地的竹片。

此活计的确唯他能做,因他并非只单纯地拾起便罢,而还须经由观察每一支竹片上是否有同寻常的细节、散落在地的角度、上下叠压的顺序、周围物品阻断情形、地上所留痕迹与凹凸状况,计算并推演竹片在散落前可能位于处、呈种状态、落下时轨迹等等,最终逆推并判断更多与作案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