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非外面天寒地冻她的身子肯定受不住,她一定要亲自去看一看外面的情形。

胜州城开脂膏铺子的严夫人大发善心,施粥救济百姓的消息很快在漠北传开,容寂帮她透露了一点关于严夫人的来历,她在上京开过香料铺子也成了传言之一。

百姓有柴米熬过严冬,感激这位严夫人,都尊称她为女菩萨。

而容寂只用长陵王的身份下令抑市平衡物价,商贾不得因漠北冬季粮食短缺就哄抬粮食的价格。

时至今日傅行简总算明白,商行大会那日容寂为何隐瞒那间脂膏铺子与他有关。

许多他王爷身份不能明面上去做的事,多了一条渠道可以去做。

加入商行大会,让傅行简知晓背后的隐秘,容寂有要求,傅行简不得不从。

傅行简与不少地方官打过交道,官员与商贾结交,无非为财,容寂来漠北半年多,从商行大会开始直到现在,未曾表露过要从商贾身上获取钱财利益。

商贾重利没那么多善心,但傅行简看到容寂当真是在尽力挽救漠北百姓,心里多少有不一样的触动。

依照往年估计,今年的气温至少会造成一万多百姓冻死,然而等漫长的寒冬过去,漠北向皇帝呈报灾情,冻死的百姓数量减少到了几百人,其中大部分还是年迈或本来身体就有疾病者。

魏明帝在漠北灾情呈报回上京之前,就收到了探子传回的消息,对容寂的所作所为一清二楚。

太极殿内,魏明帝面色深沉,他这个不为人知的儿子,天生就是为政英才。

漠北算是近年来大魏朝最大的忧患,每年都有百姓冻死,这还是在朝廷派发了足够多的钱粮赈灾的情况下。

今年魏明帝无心他顾,派发的赈灾钱粮不足,原以为会冻死数万百姓,却因容寂镇守漠北,灾情降到了最低。

第238章 老疯子第一次登场了

容寂在漠北挽救百姓,口口声声宣扬的是皇恩浩荡,熬过严冬活下来的百姓,一要跪谢皇帝,二要感激慷慨施粥的女商贾严夫人,他自己最多落下辛苦奔波的好名声。

与灾情一起呈报回上京的,还有容寂向皇帝提出的改革策略。

容寂入仕便是从言官做起,向皇帝谏言是他的习惯。

应对漠北每年的严冬,容寂提出的策略首先是要蠲免当地赋税,其次是要解决木柴和粮食不足的问题。

胜州城以北的漠北百姓,多数以放羊为生,天气太冷羊全数被冻死,是漠北百姓冬季缺少食物的主要原因,加之没有柴火,那便只能承受饥寒交迫。

漠北最东面有丰富的树木资源,毗邻的河北道可以挪出一部分粮食,容寂便提议改革砍柴制度,漠北的木柴如同盐、铁,由官府经营。

大魏砍柴制度严格,普通百姓要有许可证才能进山砍柴,还明确规定了砍柴的数量,连年降温,冬季北方各州府的木柴都不够用,更拿不出多的援助漠北。

皇帝可以下令按照漠北每年的人口数砍伐相应数量的木柴,树木繁殖期为禁伐期,任何人不得上山砍柴,让山林休养生息,恢复植被,以便拥有绵延不绝的树木资源。

官府经营木柴所获取的利润,冬季可就近向河北道、河南道购买储备粮,用来赈济难民。

魏明帝注视着手里奏折,朱批迟迟未落下。

张全忠抬眼窥见陛下的迟疑,眼神示意在阶下伺候的小太监去换一盏茶来。

“长陵王走到哪里都能为陛下分忧,是陛下的好臣子。”张全忠是宫里乃至朝堂除了皇帝以外,唯一知道隐秘的人,面对皇帝和长陵王的关系,他小心谨慎。

皇帝手里的奏折张全忠当然不敢偷看,但是长陵王在漠北替陛下控制住灾情,挽救数万百姓的消息,上京城已人尽皆知。

作为长陵王身世的知情人,张全忠暗自心惊着,这长陵王眼下只是臣子,要是陛下皇子的身世曝光,凭着才干要让太子情何以堪?

魏明帝眼神复杂,心境亦十分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