淑妃轻扯唇,她自嘲道:
“我一贯知道他薄情,却没想到自己会沦为喜新厌旧中被厌弃的一方。”
琴心呼吸一轻,心底不由得咯噔了一声。
娘娘不是第一次埋怨皇上,却是头一次连本宫的自称都忘了,而且这种平静的态度让琴心有点风雨欲来的感觉。
琴心也不再拿胥砚恒的恩宠说事,她低声道:
“您如今是四妃之一,别人见到您,都得行礼拜见,膝下也有二皇子,也无需去在意那虚无缥缈的皇恩,只要二皇子立得住,旁人就越不过娘娘去。”
淑妃知道琴心说的是实话,心下却是一下子变得凉飕飕的。
一直都拿圣眷不衰来安慰她的琴心,现在都只能抓住位份和皇嗣来劝慰她,何尝不是她失宠的一种体现。
于琴心的话,淑妃只是扯了扯唇,她反问:
“这古往今来的妃嫔,除了那些膝下皇嗣艰难的帝王后宫,有几人是母凭子贵的?”
不必去看前朝,只看她和宋妃,也看二皇子和大皇子的差距即可。
这皇室先君臣后父子,亲情淡薄,若是连面都见不到,何谈培养父子感情?
胥砚恒如今还年轻,他还会有皇嗣,到时候谁能保证二皇子是他最看重的那一个?
这宫中和前朝惯来都是见风使舵的,她母家不显,唯一能拿得出手的就只有胥砚恒待她的恩宠,若是连这一点优势也失去,一个不受皇上待见的皇嗣,又能得到朝臣多少支持?
她不是褚青绾,只要诞下皇嗣,背后的褚家一派自然而然就成了褚青绾和其皇嗣的底气。
她能倚仗的太少,所以必须要紧紧握住!
琴心被她说得心惊肉跳,见其仿佛下定了什么决心一样,轻微地皱了下眉,她不安地问:
“娘娘准备怎么做?”
淑妃眸色冷凝:“她不能诞下皇嗣。”
琴心当然听得出娘娘是在说谁,她脸色变了变,好声好气地劝道:“娘娘这是何苦?如果只是为了二皇子,长乐宫的那位都不着急,娘娘何必坐不住呢?”
琴心一阵麻木,她是希望娘娘去争的,却不希望娘娘踩着皇上的底线行事。
皇上摆明了现在对瑾婕妤不同,许正是兴头上,谁知道这个兴趣什么时候就散了?
指望帝王长情,才是笑话。
琴心不能说一个长情的帝王都没有,先帝也勉强算一个,对当时的贵妃十年如一日的盛宠,即使如此,先帝膝下的皇嗣也不在少数,先帝这般已经稀缺,琴心不觉得他们这位皇上是个长情的人。
而娘娘这个时候但凡有动作,都容易激起皇上的逆反心理,将皇上一步步推向瑾婕妤。
毕竟,瑾婕妤不是当时的容昭仪,受点挫折就一蹶不振。
淑妃听腻了这种说辞:
“忍忍忍,等别人出手,你怎么知道宋妃不是也这么想的?”
二人都在坐等渔翁之利,然后眼睁睁地看着褚青绾坐上那个位置么?!
琴心哑声,毕竟,她的确没办法保证宋妃的想法。
但她难道任由娘娘去害瑾婕妤?瑾婕妤也许正等着娘娘出手呢!
琴心吐了一口气,她忽然跪了下来:“请娘娘看在奴婢侍奉您多年的份上,听奴婢一言。”
淑妃冷着脸,却是没阻止琴心往下说。
琴心苦笑,她死死地埋下头:
“奴婢的话,娘娘也许不爱听,却是奴婢的肺腑之言。”
只听这一声,淑妃也意识到琴心接下来的话绝不是她爱听的,琴心的话再继续,她的头已经磕在了地上:
“娘娘担心瑾婕妤诞下皇嗣,但瑾婕妤诞下皇嗣又如何呢?”
“皇上是薄情,但也不会逼得安分守己的妃嫔走上死路,娘娘守着二皇子,日后总有您独一份的尊贵,可若是有动作,总归有败露的可能。”
何苦冒险呢。
淑妃听懂了她的话,她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