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2 / 3)

偷香窃玉 阿莫崔玉郎 3562 字 2个月前

涌向城郡的难民。

天寒地冻,江河结冰,但上游气温不减,奔腾水势无法泄下,漫上农田原野,一片汪洋。丰硕繁华了数年的江南,在这一刻,也阻挡不了天灾的降临,临江的百十个村落被淹,流民遍野,迁徙奔逃,混乱不堪,而朝堂之上,得知此事,还在措手不及之中。

阿莫一身白袍已不见原来样子,混在难民之中,一步一步缓慢前行,遥遥望去,哀鸿遍野,不过短短数月,同样的路,陌生的感受,竟比身上的伤更叫人痛心。她虽身无分文,却不是没有能力得到钱财,可是看着这些流民,她没有动手的欲望,让自己能够半饱着走下去,便再不求其他,而当时短短一日路程,她却走了近十日,才终于重回了平安县。

这十日,流民也涌进了淮南城,城守初时还勉强应对安排,但越来越多的灾民涌上街头,他实在无力应付,一边急报上奏,一边寻求淮南侯之助,然而淮南侯已动身去京,此地只留下管家负责,一时也做不得主。

安源此刻的心情,焦躁已无法形容,他一边力所能及的派人相助城守,一边着急寻找名医药师。侯爷在那日晚上便动身赶去京城,离冬至不及十日,他留不得片刻,但小姐将自己弄伤,侯爷临行前千叮万嘱的要安源照料好小姐,安源本以为不会出什么意外,可是待数名大夫问诊后,才得出一个共同讯息,小姐伤势过重,影响了声带,恐怕日后声音将受影响,甚至难以出声。

安源自然知道侯爷盼着小姐说话盼了三年,若是好不容易能说话了,却又因为这场意外而终身无法开口,安源自问还有谁劝得住侯爷的脾气,为防万一,安源暂时瞒下小姐的病情,一边加派人手四处寻医。另安源放心却又不安的是,小姐不哭不闹,始终安安静静的待在槿园,却不顾寒冷,终日流连在木桥竹亭,在思念谁,不问皆知。

侯爷最终也没有下达命令再追阿莫和吴名二人,安源不敢说这是对是错,也许灭口能杜绝了一万个泄密的可能,但万一小姐有所差池,侯爷所做的一切还有何意义,侯爷对小姐的执念,谁也劝不住,谁也不敢劝,哪怕牺牲侯爷自己,他也容不得任何可能伤到小姐。

雪又开始疯狂的堆积,今年的冬天特别冷,也特别的难捱。

不同的地方,同样洁白的雪轻盈落下,伫立在山顶遥望南方的男子,柔情似水,却又心怀忧虑。

不远处,锦衣华服的年轻人微笑走来,看着男子的神情,亲切却又不失调侃的问道:“凌云兄又在思念佳人了?”

潘凌云回过神来,俯首一礼道:“太子殿下!”

太子双手托起潘凌云,佯怒道:“太傅又忘记了,出宫不谈身份,怎又添了这些无谓称呼……哎,被凌云兄这一念叨,小弟也跟着犯浑,不提这些,不如说说最近之事。”

“太子说的是江南水灾吗?”虽然太子不介意称谓,但潘凌云却坚持恪守着本分,与未来的帝王称兄道弟,岂可长久妥当,谁又知太子是真心还是试探呢!

太子皱起眉头,也看向南方,疑惑说道:“昨日朝堂之上确实对此议论纷纷,但父皇并未立即做下决定,不知何意。”

“也许陛下在等您的态度……”

“我?我不行,冬至祭祖将至,我怎能缺席!”太子连连摆手道。

“太子此言差矣,祭祖陛下可以主持,但救灾,只有殿下最为适合……您需要这份功绩!”

太子沉默,却是在思考着他的话,潘凌云不再做声,静立一旁。很多利害关系,只需轻轻一点,聪明的储君,如何会不明白。太子太年轻,不管是身后的兄弟虎视眈眈,还是叔伯的冷眼挑刺,他想要坐稳这个位子,没有功绩都是空谈。

果然,没多久,太子下定决心,点了下头道:“好,我即刻回宫面圣,若父皇答应,你随我一同去江南!”

“是,臣遵命!”潘凌云心中微微一笑,低着头恭敬答道。

他已经顺利抵京成了太子之师,但他依旧是阿莫嘴里的书生,依旧还惦记着淮南城里的阿莫。救灾,为了太子,也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