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1 / 2)

凌霄没好气地看他。

原本以为经过昨日的生死患难,新旧两堂的关系能走的近些,日后相互照顾。可这人倒是凉薄得很,一码还一码,事情过了就跟什么也没发生似的。

她突然记起了,自己小时候刚见沈劭的时候,为什么讨厌他。

他说话跟别人一样谦恭有礼,却似乎天生带着一股冷漠高傲的气性,连她这公主也不放在眼里。

亏她还为他着想,想分银子给他。

不给了!

凌霄抱着钱匣子,“哼”一声,头也不回地走了。

看着她的背影,范齐在一旁忍不住道:“公子,我觉得晏小姐确实性情大变了,竟愿意来跟公子套近乎?”

沈劭沉吟片刻,道:“你觉得她另有所图?”

范齐想了想,摇头:“不像。这些日子我看她言行举止皆是一番憨直之气,与从前大相径庭。可若说是装的,却又装得太自然了些,辨不出真假。”

沈劭喝一口茶,不置可否。

“不过公子说的对,我们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不能再分心关照她。”范齐道。

沈劭颔首,道:“去宁波的事,你且准备准备,先谈成再说。”

*

隆兴行终于低头,毕竟是喜事。

凌霄从城里回到山庄,俨然已经忘了沈劭给她找的不快。

她才刚刚着家,韦禄的师爷就来了,奉上三百八十两银子,换回了三十八个俘虏。

见邓五一脸错愕,凌霄把他和阿莺叫到了书房,摊开钱匣子,说起韦禄求和一事。

他们的惊讶自然不亚于凌霄。

“幸好你想方设法去讨那个公道,这下你父亲可以安息了。”邓五看着那些银票,颇有些伤感,“可惜他终究是看不到了。”

“五叔放心,父亲受的委屈,我自然要一样一样讨回说法。”凌霄道。

阿莺笑嘻嘻地问:“如此说来,那位张大人的面子可是了不得。有他压着,知府不但动也不敢动,还由着我们将韦禄收拾了,把他吃下去的钱又抠了出来。”

邓五颔首抚须:“若非那位张大人出手,韦禄也不会自乱阵脚,让我等抓住把柄收拾了。说来,也是该好好谢谢他才是。”

这话里话外的意思,他似乎觉得,该给张定安些好处。

他也配?凌霄想。

凌霄笑了笑:“张大人出了大力,谢自是要谢。不过他的父亲是兵部尚书,那样的家世,给少了显得我们小气,反倒惹他不痛快。五叔放心,我看他并非贪财之人,倒是嘴馋得很,请他吃好喝好,一样的。”

邓五颔首。

此事,凌霄觉得最应该感谢的人并非张定安,而是晏月夕。正是月夕想方设法把张定安哄骗过来,才帮了他一个大忙。

她抬头看向窗外的月色,又快到月圆之时。

说起来,又该给月夕写信了。

临到散时,凌霄想起昨夜摸进来的黑衣人,问道:“昨夜那闯进来的人,五叔可有想起什么了?”

邓五若有所思,道:“虽不曾亲眼所见,不过听你说的身形、身手,倒是叫我想起一人。”

“什么人?”

“可那人并不在扬州。”他又道,“等我明日进城打探打探,兴许会有线索。”

凌霄见他似乎有所忌讳,也不逼问,道:“如此,五叔明日不若找唐大哥一道去。近日城里城外都不太平,有他陪着五叔,我也放心些。”

邓五应下。

回屋之后,凌霄便给月夕写信。

这回,她要写的事情比上次多了不少,一口气写到了夜深之时。

她心满意足地叠起厚厚的十几页信纸,心想着,当这正气堂堂主,可比当公主有趣多了。

一切就跟做梦似的。

甚至好些时候,她盼着月夕也喜欢当公主,这样她们便不必急着换回来,她能继续过瘾。

那二十万两银子,凌霄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