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坐下,喝了盏茶,才道:“兄长坦白说吧,外头的传言是怎么回事?晏女史被人推下了水,果是兄长派人做的么?”
国舅忙扑通跪下,喊道:“太后,我冤枉!别人嫉妒江家,见不得我好,故意造谣生事也就罢了,怎么太后也信这等鬼话!我若有这番打算,如何不与太后商量?”
“兄长说这话没用。莫说别人,我头一个怀疑的也是兄长。”太后看向国舅,“若是真的,我劝兄长老实招来。”
国舅简直百口莫辩,心一横,指天立誓:“若是我干的,我下辈子入畜生道,当个畜生!”
太后眉头一皱,斥道:“好好说话,赌咒发誓干什么?你再说说,梁王妃寿宴之前,你果真召集亲戚到家里去了?”
国舅苦着脸,道:“太后明鉴,我确实召亲戚们到家中议事,可那是为了告诫他们不可胡作非为。自从皇上登基,我们家的亲戚靠着太后,谁人不是风生水起,手上有些不干净也在所难免。如今皇上看我们家愈发不顺眼,我身为家长,自当要好好规训,免得惹祸上身。再者,我也想着大家商量个法子,让皇上收手,却不想……太后,女史那事真不是我做的,我瞒着谁也不能瞒着太后不是?”
原来还是有盘算的,还说什么不会与她商量,
太后仍绷着脸,道:“说说看,你们想了什么法子,让皇上收手?”
国舅看了她一眼,灰头土脸地说:“也不是什么出格的法子。自先帝起,便提倡以孝道治天下。此番梁王妃寿宴办得如此盛大,也是皇上为了彰显孝道,巩固宗室之谊。我和几名宗老打了招呼,到时候,就在寿宴上劝劝皇上,为太后和我说说话。大喜的日子,又当着众宗亲的面,皇上总不好驳了面子去……”
“糊涂!”太后听到这里,不由拉下脸,指着他斥道,“你外甥是个什么性子,你还不清楚么?你越是拿捏他,他越是不服。宗室又如何,众目睽睽又如何,他做事,顾忌过什么?就是天王老子来,他也没什么好怕的。”
太后心气一上来,便呼吸不顺。周嬷嬷赶紧替她顺气,向国舅劝道:“国舅大人也是的,这么大的事情,也该事先跟太后商量商量才是。”
“可不是没办成么?”国舅委屈道,“这边,太后总是称病不见外臣,我若托人传话进来,又怕走漏了消息,反而大事不好。再者,梁王妃那寿宴说开就开,我也无暇预备许多。再说了,晏女史如今不是没事了……”
“什么没事!”太后瞪了他一眼,“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你看看外头都传成了什么样,有心人借题发挥,把我也卷了进去!”
国舅一愣:“太后是说,这些传言,是有人故意放出去的?”
太后恨铁不成钢:“你啊你,被人害了还不自知。分明是背后使坏的知道你有所图,故意顺水推舟,将你拱上风口浪尖!你那府上,那天不是宾客满门,偏偏找亲戚聚一聚就成了把柄?事出反常必有妖,你也不会想一想?”
听到这里,国舅只觉得背脊阵阵发凉。
“会是谁?”他失措地看像太后。
太后却不看他,寻思片刻,对周嬷嬷道:“传话到永明宫,让皇上有了空闲,来我这里一趟,我有话要对他说。”
第332章 失踪(上)
月夕发现,自己虽然到了凌霄的身体上,但那场溺水并非毫无影响。
沈劭走后,她躺在床上,愈发感到疲惫。
但她的脑子里仍想着这场谋害的前因后果。。
首要可疑的,自是太后和国舅等人,毕竟有前车之鉴。
可细想之下,却觉得这不大可能。
这回跟上回间隔不远,国舅一直在避嫌,太后也一直在找机会缓和与皇帝的关系,应该不会蠢到竟然火上浇油。
皇帝的态度已经很明了,即便月夕死了,他也不会遵从太后和江氏的想法,反而会因此厌恶他们。这等结果,是预料得到的,注定是个死局。
那究竟是谁呢?
月夕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