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知道的?因为牧场主人应对他人质疑的方式,就是送过去一小捆牧草。
不信?喂完你就信了。
因此养牛的,养猪的,养羊的牧场都试过一遍。
结果真是一吃见效!
这家农场种的苜蓿未免也太神奇了!
于是,一堆私人养殖户买草的订单纷至沓来。
穆笙万万没想到,她的农场有一天被聚焦关注,不是因为粮食能翻几倍增产,而是因为产的牧草可以用来给牲畜下奶。
穆笙:“……”
这是什么奇怪的‘出圈’赛道啊!
无心插柳柳成荫!
这牧场主人的宣传效应未免也太强了。
忍住想要吐槽的欲望,穆笙又接着想这件事会不会对农场造成什么影响?
结果发现不会,反之以另一个形式来出名,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这‘卖草大户’的标签顶在头上其实也挺不错的,这样人们只重点关注她种的草,而不是关注其他东西。
而且由于这个头衔对标的是养殖户,一定程度上算是实现农牧业互补了。
不过看着养殖户们发过来的一堆消息,这些咨询买牧草的订单少则几千斤多则上万斤,穆笙决定把苜蓿涨价。
必须涨价!这可是能用来下奶的牧草啊,可不是普通牧草能比的!
当然了,穆笙主要是不希望有人给她动则买成千上万斤牧草,家里可没有那么多时间和人手去割苜蓿。
而且她大头种的苜蓿还是要留给自家农场消耗。
穆笙本就无意把苜蓿当成一种商品来经营。
但听养殖户们说,这些苜蓿可以有效改善牲畜饮食上的一些不良状况,那她卖出去一部分也无不可。
但数量上不能太多。
穆笙最终把鲜苜蓿的价格定到5元一斤。
一亩苜蓿的单次产量是6000到7000斤,半个月就能收获一次。
产出是普通果蔬的5倍以上。
按产量自然算不上珍贵,但具备特殊功能的苜蓿,这个价格也足够公道了。
而且以这个单价出售,私人养殖户们最多买个几百上千斤,家里收割和打包苜蓿的人手也能忙得过来。
穆笙把价格报出去,接着这些养殖户开始马上询问她有没有鲜奶的需求,牧场可以用鲜奶来交换。
穆笙:“……”家里哪消耗得了这么多鲜奶啊?
她只挑了其中几家,答应这种交易模式,这样以后农场也不缺牛奶供应了。
至于剩下的十几家,一部分用现金结算,一部分约定到时宰杀牲畜的时候用鲜肉来抵扣。
这下农场又多一个肉食供给的来源。
最后由于穆笙把苜蓿单价提高,这些养殖户们不再下大批量订单,但二十几家养殖户加起来的牧草需求总量也差不多有两万斤。
穆笙:“……”
算了,卖草大户就卖草大户吧。
穆笙点点头,转头开始组织人手收割地里的苜蓿。
这些苜蓿同样委托运输队进行托运。
两天后,北境运输商队终于再次停靠在了穆家农场驿站。
赵奕翻身下马,从空间里放出穆笙委托采买的物品,又紧接着掏出一个钱袋递过去。
赵奕:“这是收回来的尾款,金额和物资数量你清点一下,看看是否正确。”
“好。”穆笙点头,伸手接过对方递过来的钱袋。
这回轮到穆笙这边负责清点货物了,人手少,要花的时间比较久。
看赵奕和商队成员都满头大汗的样子,她把人请下来,让人在驿站里稍作休息。
赵奕谢过,领着十几名队员在驿站里面坐下。
穆笙把驿站灶台上的水壶烧开,揭开盖子往里头丢几颗蜜枣进去。
煮好的蜜枣水就当做茶水,给商队每个人斟了一杯。
又转头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