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势必得拿下。

事实上,李玹否定蔡澍的提议,不是不想打,而是府城附近另有两座重要城池。只打府城,另两处必会支援,就算一度拿下府城,很快也会再被夺去。这样的攻打,除了徒增伤亡和消耗,没有任何意义。

可若分兵攻打,同样不妥。义军兵力有限,虽号称七八万,但其中有三万是起兵后,蔡澍招纳的各路流民溃军。这些人因连吃败仗,溃逃已成习惯,战斗力有限,尚需训练。

若此刻就带他们分三路攻打,要么三路都败;要么两路佯攻,一路主攻,最终攻下府城,可结果和之前一样,另外两座城池很快反扑,刚拿下的府城会再被夺去。

而且因为吸纳这些溃军,义军急速壮大,先前带的粮草也渐渐不足支撑,需等后方再运粮来。

李玹先前打算等粮草运来,再用万全之策拿下府城。可没想到洛阳这么快就被解围,朝廷大军来得远比预料中快。

这也是李玹此前没计划起兵的原因,一是不想趁乱内斗,让外人捡便宜;二是眼下还不是时机,虽然大周各地流民起事不断,但朝廷仍有余力对付,还没到彻底崩溃的地步。他们实力薄弱,过早起兵,只会让朝廷将目光和精力都拿来对付他们,反倒不如先在西南暗中发展,慢慢壮大,待时机成熟再起事。

可偏偏蔡澍裹挟整个旧部,打着李玹的名号,仓促起兵了。事已至此,也只能继续走下去。

如今朝廷大军不仅来得迅速,而且来的还是老燕王的孙子裴椹。

如李禅秀所料,这个消息让李玹不得不改变计划,也开始筹谋提前拿下府城。

“……所以眼下这三座城市,我们单拿下哪一座,都很难守住。可若想一同拿下,兵力又不足。”平城府衙内,一名将领指着沙盘道。

说完见解,他退后一步,恭敬看一眼坐在上首的李玹。

李玹仍一身玄袍,单手握着佛珠,指尖抵在额角,微微阖目。

察觉他久久不语,其他几名谋士和将领不由用余光偷觑一眼。

这时,李玹忽然睁开双目,平静如潭水的目光落在沙盘上。

众人忙收回视线,片刻,听他缓缓说出“宁城”两字,才抬头又看去,见他目光所望之处,正是沙盘上一座插着小旗的城池位于梁州府城西北方向的宁城,也是他们方才讨论的三座重要城池之一。

莫非……主上要攻打宁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