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淑妃娘娘随架,皇上恐淑妃娘娘寂寞,特令命妇相伴,您家正好,也不怕两个?哥儿无人照管了。”
但?凡这?样的大事,早就有礼部拟定章程演练预备,如此朝令夕改,必定是发号施令那人有意为?之。
皇帝陛下是生怕别人觉得不够动荡,自个?儿还要添一把火。
史苗闭上眼想了想,对大儿媳周若道:“你不必收拾,把我的东西预备上,我许久没出门了,刚好出去走一走。”
见史苗要去,小辈们都吓得不轻,差点?齐刷刷给史苗跪了。
“母亲……”
史苗故作轻松,话里有话:“这?有什?么,我身子还算硬朗,你们在家中,万一有点?什?么,年轻人跑路也比我一把老骨头快。”
既然去当人质,史苗这?个?老太太,肯定更?有分?量。
就看皇帝陛下一离京,有人坐得住坐不住了。
眼看着后面?肯定会不太平,时间也紧,史苗心里有了主意:“有些事情,先安排好,有备无患。”
秋狩去程还算太平,一路上除了有些人水土不服,旁的没什?么大事。
除了淑妃娘娘,随行命妇里就是史苗最有资历。
淑妃娘娘找人说话的时候,史苗仍旧坐在侧席。
美人老了风韵不减,史苗暗自感?叹,淑妃娘娘的气质要是生在现?代社会,不进演艺圈当影后都可惜了。
史苗现?在已经能很熟练的走过场了,笑盈盈和淑妃娘娘拉家常。
“我闲不住,正好有个?机会出门,家里小辈还劝我,他们哪里知道我的乐子。”
淑妃娘娘也很上道:“夫人这?一趟出来,兴许又能为?朝廷再得良种。”
史苗当即也就认下不推辞:“娘娘圣明,老身正如此想。”
……
营帐外林如海正拎着水壶,挨个?给几个?孩子倒水洗手。
他本?来就不擅骑射,来到这?地方,最怕的就是刀剑无眼。
一群孩子,内里有三个?小皇孙,还有西宁王家的长孙,南安王家的外孙子等等,加上自己家的两个?,最大的不过十岁,最小的只有六岁。
他们又不能跟去打猎,随行的公公照管有限。
林如海旁的不管,贾珠和贾瑚务必要和贾政轮班盯好了。
三王爷不知何时走过来,看着林如海不怀好意,出言讥讽:“林探花却是耐心,贤惠得很啊!”
显然不是什?么好话,旁的几个?孩子原本?玩得高兴,一起来洗手,也没注意是林大人在帮忙。
人家终归是当朝探花,做这?种伺候人的活计,孩子们脸色都不好了。
林如海却一副毫不在意的模样,不卑不亢:
“下官家有小女,倒也常做这?些事,此处不比京中,他们年岁还小,自然要多照料着,王爷洗不洗手?”
三王爷好似一拳打在棉花上。
他想起来那个?短命的太子,也是自小一副得体大方温文尔雅的样子。
以前有太子在,父皇从不正眼看他,现?在太子死了这?么多年,父皇仍旧没给过他正眼。
还有这?群大臣,天天什?么礼数,叽叽歪歪的,惹人厌烦。
三王爷没洗手,捏着马鞭转身走了。
皇帝陛下隔着老远,听不见那边说了什?么,眼神也不太好,眯着眼半天也看不清。
一旁的李公公道:
“还是小林探花好性子,那几个?小的哥儿们,都喜欢跟他一处。”
皇帝便不再看:“他们倒是有乐子!”
李公公又道:
“可不是吗?这?些高头大马的,小哥儿们骑不得,正愁没个?去处,国公夫人见多识广,天天往淑妃娘娘那边去听故事。”
圣上笑道:“什?么好故事,得空朕也去听一回。”
第129章 第 129 章 大帐里,淑妃娘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