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事说来复杂,”谢不尘不想在这件事上多花口舌,“一时半会儿也说不清楚,但我们确实已无师徒之谊,我不会再回上清宗。”

“所以,我神魂还在之事,”谢不尘叹口气,“还请怀雪和你的……小黑,替我保密。”

薛璧还想再问,但看谢不尘一副不愿提及的样子,最后只说:“好。”

恩怨因果需要自己来解,既然谢不尘不愿意说,薛璧便也不再问。

几日后,薛璧启程前往兀水门,谢不尘来到崇仁岛边送他。

崇仁岛是望月洋上的一座仙岛,望月洋是修真界四海之一,当年明鸿仙尊为了渡劫,曾在这里设下广大的结界阵法,直至今日,仍有阵法残余,在海面上泛着金光。

崇仁岛上有不少散修居住,谢不尘时常能见到飞舟从头顶掠过。薛璧前两天已经离岛,谢不尘平日里除了温养自己的神魂,其他时间便操控着自己的木头身子来到海边静坐,不是捡贝壳就是把搁浅的小灵兽给扔回海里面,偶尔也会看着头顶的飞舟发呆。

一望无际的海面波涛汹涌暗流滚动,谢不尘坐在沙子上,用手舀了一汪海水。

海水里面有金光闪烁,那是残余的阵法灵力。

谢不尘尝了一口,只觉得咸涩。

和眼泪一样咸涩。

脖子上的伤痕也无端地痛痒起来。

长久待在这里也不是办法。谢不尘想。

一来太过无聊,谢不尘生性爱热闹,五百年前在上清宗修炼,时常和师兄弟们下山在附近游玩;二来,他并没有要去找尸身的打算,也不想麻烦昔日好友。

再者,他自己的身体自己清楚,他的神魂损坏得太厉害,薛璧虽帮他修补,也只是饮鸩止渴,即便不脱剑,他的神魂也会逐渐消散,根本撑不到薛璧所说的“数百年”。

有这个时间,倒不如在神魂彻底散去之前,去五洲四海各处逛逛。

少年时勤于修炼,去过最远的地方也就是望月洋,修真界大好风光,还有许多没看过呢。

好不容易才活回来,不好好逛一逛,也实在愧对这勉强黏合起来的神魂。

于是乎,等到薛璧从兀水门回到鹊山脚下,只见竹屋内已空无一人,那把落雪剑却好生生地搁置在窗前,压着几页写得满满当当的信纸。

长风席卷书页,嗡声响动,落雪剑中已无一丝生机。

薛璧愣愣地看着信纸最后一句话。

“怀雪,多谢你,今日之恩,无以为报。”

谢不尘脱剑了。

第3章

谢不尘最开始想从崇仁岛去往青洲。

说来崇仁岛其实离蓬莱洲最近,但谢不尘不是很想回蓬莱洲,便选择去了较远些的青洲。

他没有飞舟,也买不起,便用崇仁岛上随处可见的竹子做了张竹筏。

以竹筏渡望月洋,若让修真界的修士听到,估计要笑掉大牙这也太穷酸了!

但谢不尘没有心思管什么穷不穷酸。

海面上,一张竹筏微小如蚁,随着波浪漂浮。

谢不尘面白如金纸。

脱离剑身耗费了他大半神识,神魂隐隐有崩裂之势,再加上他没有真正的躯体,因而没有灵根丹田,无法使用灵力,他只能用神识来驱动这张竹筏。

一番下来耗费巨大,神魂痛得要裂开。

好在薛璧那些萤绿灵力还留存一些在身上,尽职尽责地修复他神魂上的裂痕。

竹筏缓慢地在海面上行进,飘一会儿停一会儿,顺风时谢不尘会好过些,这竹筏就可以借风而行,不必耗费神识。

谢不尘在海上走了一月有余,终于看见了陆地。

走得还挺快,谢不尘暗自思忖,按原先的打算,要两个月才到青洲。

不多时,竹筏便停靠在海岸边上,这里灵气不算特别充裕,谢不尘看见几艘飞舟毫不犹豫地掠过头顶,消失在远处。

谢不尘停好竹筏,踉跄着上了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