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1 / 2)

他虽是这样说,姜沅却不敢居功。

这不是她一个人的功劳,医堂里的大夫都付出了艰辛劳苦,尤其是季大夫,这些日子以来,他一直奔波调度病患的诊治,人都累瘦了一圈。

而除了他们这些医者,若不是裴元洵第一时间当机立断调兵封城,防止疫病扩散,即便他们的药方有效,后果也无济于事。

这有先例,前朝末年,皇帝昏庸,百官贪腐,曾有伤寒疫病肆虐,虽有药方可治,但官商勾结囤药惜售,药价飞涨,一方难求,三年间死于疫病的普通百姓足有两千万人口,可谓千里无生机,四处遍白骨,那种后果,光是让人想一想,便觉得不寒而栗,头皮发麻。

想到这儿,姜沅问道:“南县现在还在封禁吗?”

季秋明道:“是,我们现在都被封在南县,少说还得十日,你是不是想宁宁了?”

姜沅是很想宁宁,她这么长时间没回家,不知她会不会天天坐在门口等娘亲回家。

但疫病一日不不清除,南县自然也不会解封,尤其是她这种已患过麻风疫的,就算痊愈了,也得养上几日才能回家。

看她有些出神,明显是在想宁宁的模样,季秋明温声道:“你先好好服药,等养好身体了,只要南县解封,就可以回去看宁宁了。”

姜沅点了点头,道:“好。”

她端过来药碗,拧着眉头将药一饮而尽。

~~~

转眼十多日过去,最后一例病患离开疠所后,兴州府兵陆续返回驻地,整个南县也恢复了往日的生机。

那一场没有刀剑兵戈的战疫,就这样悄然揭过,全然没有留下任何痕迹。

清晨起来,郊下乡村的百姓挑着担子在城门外排队进城卖菜,那担子里有水灵灵的红萝卜,新鲜的碧绿青菜,还有灯笼似的橙黄脆柿子,至于南县的特产甜枣,青皮泛红,更是装了满满几大箩筐。

待目送府兵指挥使一行离开南县后,裴元洵拨转马头回城,经过城门时,那满担鲜红饱满的甜枣不期然闯入眼帘。

裴元洵勒马停下,转头看向东远,持鞭指了指那几担枣子,道:“都买下,送到医堂。”

吩咐完,他便一夹马腹,率先打马离开,朝县衙的方向行去。

东远看了看天色。

此时大约辰时未至。

虽说南县解封,但现在整个南县还属军法管制,还有许多事务要移交给县衙,自家主子还要写折子上奏官家,他们也许还要在这里多留几日,而姜大夫她们应该很快要回去了,这枣子,要早点送过去才行。

他付了一半银子,对农人道:“半个时辰内,务必送到医堂去,送完后到县衙找我来要另一半钱。”

南县医堂内,姜沅正在整理自己的药箱,而严钰则拿了一面小铜镜,在那里照来照去。

她看了很久,从头发丝看到眼睫毛,还捏起自己脸颊端详了一会儿,才放心地对姜沅道:“太好了,一点儿遗症都没有,我就怕那麻风疫会在脸上留下疹坑疹印,那还不得丑死了?”

她说完,姜沅也拿来她的镜子看了看。

她脸上的皮肤依然细腻光滑,一双眸子黑白分明,清澈潋滟,那长睫卷翘纤长,容貌倒是没有丝毫改变,只是脸颊瘦了些,皮肤也有些过分苍白,那头发挽得似乎也有些凌乱,有几根鬓发散落在腮旁。

姜沅对着镜子,把头发捋到耳后,理好头发后,她好像又不怎么满意似的,左右打量了一番。

就在姜沅照镜子的时候,严钰惊奇又意外地瞪大了眼看着她。

等她放下镜子,严钰看着她,意味深长地笑起来:“姜大夫,你以前可不是这样的,我从来没有见你这样照镜子,你不会是......”

姜沅微微一愣,道:“是什么?”

严钰站起来,拖长语调,一字一句道:“你不会是动了春心吧?”

姜沅面无表情瞪了她一眼:“你别胡说八道。”

严钰凑过来,双手搂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