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2 / 2)

是太阳初升前最凉快的时候。

织染巷前的集市上摩肩接踵的都是人了。

集里入口的地方,满满当当摆着一排桌子,只留出个狭窄的道路供人进出。

顺着桌子望去,一张张小推车上放着炭火炉,正在卖着朝食。

皮薄馅大的馄饨,甜嫩顺滑的豆腐脑,香酥可口的生煎包...金陵城里数得上号的朝食,都能在这里找到。

沈意自去了熟悉的摊子。

“意姐儿来啦,还是老样子么?”摊前干练的妇人笑呵呵问道。

“是哩,王婶婶,还是藕粉加桂花蜜哩。”这妇人,却也是织染巷里的邻居,也是沈意刚来时,给了她一条长命缕的人。

“嗳,好哩。”王婶婶干脆地应了。

挽起袖子,将事先准备好的藕粉舀起几勺放入白瓷碗,兑入点凉白开,慢慢搅拌至融化,再拎着黄铜壶,在碗里注入滚烫的开水,同时用瓷勺不停搅拌,待搅成糊状后,再用竹签小心地挑起自家酿好的桂花蜜,洒在藕粉上,一碗藕粉便已经冲好了。

小心地端着瓷碗边缘,沈意小口小口喝着,浓稠顺滑,既有莲藕的清香又有桂花的香甜。

腆着小肚子走在集上,只见刚从江河里捞出来的鱼正刮鳞去骨,刚从乡下里背着来卖的蔬菜露水尚在,屠户的摊子上,羊肉猪肉依次摆开,船娘的小调里,莲子荷花悄然盛开。

洁白的豆腐、青翠的青豆、暗红的苋菜,金黄的南瓜,没多长时间,沈意手上的竹篮里已经放得半满,红的黄的白的绿的好不漂亮,看着就让人胃口大开。

去河船上买上了刚收拾好的刀鱼后,又去了屠户摊前要上了一斤棒骨。

待屠户将棒骨包好,沈意还不满足,接着问道:“掌柜的,你家有猪脑么?”

“什么?”掌柜的用油乎乎的大手揉了揉耳朵,以为自己听错了,这么一个斯斯文文的小姑娘,怎么开口就问猪脑呢,都没有什么人要这个哩。

“我说你家有猪脑么?”沈意耐心地重复。

“有是有,可这东西做着可难吃哩,小娘子你真的要么?”屠户撑着桌子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