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2 / 2)

试前。

第74章 我的奶爸系统有点怪40

盛家儿郎在京认真备考,盛宏那颗心也时时记挂着。

这天刚下衙,就着急忙慌的让系统打开远程监控仪,他要看看这些孩子是不是认真备考。

只见屏幕里的孩子们在灯下写策论,镜头刚摇到赵策明的文章,盛宏凑近细细看,不错不错,这文章的立意新异,就是户部那群人看了也会叫好。看这样子,这些日子在船上没有耽误。

坐在他旁边是长柏,盛宏看了两眼,有些头疼,他这个儿子什么都好,就是不知道啥叫拐弯。这么辛辣的直戳户部弊病,不是等着户部那帮人穿小鞋么?

这既是考中了,也是吃挂落的存在,还是太年轻了,回头定要写信好好说说他这个毛病。

看到徐涛林停下笔,盛宏慢条斯理读了起来。要说几个孩子中,他最满意的,就是涛林,文章言之有物,但又懂的避开锋芒。在官场上就要这样的,和和气气就把事情给办完了。有内阁之臣的潜质,可比他父亲强多了。

他刚高兴完,就看见长枫纸上滴下了黑墨,瞬间盛宏的血压飙升。

这个混账东西,眼睛都快合上了,这昨晚定是晚睡了,也不知道在折腾什么。

看看这写的是什么玩意!!!合着之前课上他说的半点没记心上是么,从行文结构就开始错了,内容更是不能看。多看一秒,他脑子都要充血。他下意识去拿竹篾,才反应过来,人不在身边。

他拿起手边的茶,喝上一口,缓一缓情绪。他有预感郑瑾穆估计也好不到哪里去,这对简直就是亲兄弟了。他就想不明白了,长柏和长栋都是科考的好料子,怎么到了长枫这就歪了,而且歪的没边。

可能是被长枫气着了,不抱希望的看了两眼郑瑾穆的文章,发现这行文结构和内容虽说没他师兄们让人心喜,但是也是一篇拿的出手的文章。

顿时有种老怀安慰的心酸,果然还是有救的。

看完几个孩子的策论,盛宏连夜奋笔疾书,在书信中把该骂的骂了,该批的批了。

这封家书隔日快马加鞭的奔向汴京盛家,不日监考老师们像是死前的狂欢般,不要命的给少爷们加量加课,争取榨干他们最后一丝闲暇时光。

....

汴京盛家里面是热火朝天的学,背,考,盛家的外面每日也是人来人往。要不是盛宏和他赵大哥一次又一次的强调备考期间的重要性,一定不能让孩子们分心。让他看好门户,估计这满汴京的权贵都在盛家了。

话说盛宏难得开口让赵署办点事情,他这个官家也不能在关键时候掉链子,所以盛家外围除了盛宏安排的护卫,还增加了不少官家派的内庭暗卫。

盛家儿郎刚入住的几天左邻右舍还想着是不是过来熟络一下,但是看盛家大门每天紧闭,要不是角门处还有下人走动,都快以为这家人是不是不在了。

某日盛家左边的御史王大人路过盛家,看见皇后母家郑国公的夫人在门口转悠,想着是不是过去打声招呼。谁成想,这样的人家在盛家也吃了闭门羹。

打那天起,更没有人敢去敲盛家的门了,稍微有眼力见的都知道,这家人很不一般。

其实何止是郑国公夫人,就连皇后也派身边嬷嬷来盛家,不过也就是在考学院的门口处和赵策明说了几句话,最后被赵策明劝回去了。

在盛家严防死守,上下同心中,三年一度的秋闱终于开场了。

开考当日天微微亮时,汴京盛家就有条不紊的准备起来,盛阳把主君嘱咐的考学包,送考马车,考前注意事项等等事宜都安排的妥妥当当。

看着几位少爷进了场。他觉得身上的担子轻了很多,这段时日不止少爷们累的够呛,他也是累的慌,少爷们再不开考,他可能要先去见佛祖了,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