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1 / 2)

沈砚书愣住了,不明白我话中的含义。

“把你掌握的,所有关于沈家与王侍郎勾结的证据交给我。”

“包括'周记'钱庄放印子钱、甚至可能涉及其他官员的账本、书信、凭证,全部。”

我看着他因震惊而瞪大的眼睛,一字一句道。

“这是你唯一能活命,并且……让你那病重的母亲,不至于死后还背负骂名的机会。”

“否则,这些东西,我自会用我的方法拿到。”

“到那时,沈家会怎样,你我……都心知肚明。”

沈砚书瘫在地上,面如死灰,眼神空洞。

他看着我,如同看着一个从地狱归来的复仇者。

他知道,他别无选择,只能饮下这杯我亲手调制的毒酒。

第8章

两日后,沈砚书通过一个极其隐秘的渠道,将一个沉重的铁匣子送到了我手中。

铁匣表面锈迹斑斑,却锁得极紧,钥匙被单独送来。

打开后,里面的内容让我眼前一亮。

不仅有沈家与王侍郎往来的密信、贿赂的账目记录,更有“周记”钱庄的部分内部账簿副本。

账簿记录了钱庄惊人的放贷规模和涉及的达官显贵名单。

翻阅这些文件,我感到一阵寒意这权贵网络的范围之广,远超我的预料。

几乎半个朝廷的官员都在名单上,有的借钱享乐,有的借钱买官。

我没有立刻将这些证据直接呈报官府。

王侍郎在朝中根基不浅,“周记”背后势力更是错综复杂。

贸然出手,不仅可能打草惊蛇,甚至会将陆家拖入险境。

我花了三天三夜,将证据精心复制备份,并将原件妥善收藏在只有我知道的密室中。

同时,父亲动用了多年商场积累的人脉。

经过多方打探,终于联系上了一位与王侍郎素有政见不合的官员李御史。

这位李御史以清正廉明著称,在朝中独树一帜,为民请命。

他苦于没有王侍郎贪腐的实证,正愁无法将其扳倒。

得知这一消息,我立刻制定了计划。

我匿名将一部分经过筛选的证据,通过特殊渠道送到了李御史手中。

这些证据足以证明王侍郎收受沈家巨额贿赂,同时隐晦地暗示了“周记”钱庄的存在及其可能牵连。

特意隐去了沈家直接参与的部分细节,只将他们描绘成被胁迫的受害者之一。

这样做既能达到我的目的,又能给沈砚书留一线生机这不是仁慈,而是最大的惩罚。

三日后,朝堂之上风云突变。

李御史当朝上奏,声色俱厉地弹劾王侍郎贪赃枉法、与不法钱庄勾结。

证据确凿,无可辩驳,王侍郎当场失态,面如死灰。

皇帝震怒,当即下令锁拿王侍郎,彻查此案。

王侍郎被革职查办,他背后的势力试图切割,却被李御史步步紧逼。

李御史顺藤摸瓜,将“周记”钱庄也拉入泥潭。

钱庄的账簿被查抄,更多官员被牵连出来,引发了一场官场大地震。

京城一时间风声鹤唳,官员们人人自危,不知下一个倒霉的会是谁。

在这场风暴中,沈家作为最初的导火索,自然无法幸免。

虽然我隐去了他们主动行贿的部分,但挪用聘礼、欠下巨额高利贷的事实无法掩盖。

沈家产业被查封抵债,宅邸也被官府收走。

王氏得知消息,一口气没上来,突发中风,当场去了。

沈砚书则因涉及“周记”案,虽非主谋,也被投入大牢,等待判决。

昔日风光的沈家,一夜之间家破人亡,一败涂地。

我站在陆府的高楼上,冷眼看着沈家昔日的宅邸被贴上封条。

看着官差押解着面如死灰的沈砚书远去,他的背影佝偻而颓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