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节(2 / 6)

真杠。要演出正面杠的大无畏气质?那首先就得把连读学好……”

毕竟虽然不需要把论文内容都说出来,但是标题还是要背的,中间也有些句子要流畅地在presentation(演示ppt)时展示出来。

严澹又指着剧本附带的英文论文稿,中间标注有几句话需要念白,“after he died, the library cave was sealed(他死后,藏经洞被封住了),连读怎么读呢,前一个单词的结尾和后一个单词的开头字母,是相同的辅音,比如was sealed,was的结尾是s,sealed开头也是s,s是轻辅音,用气来发声的。这两个连读起来,就只用发一个s的音,所以连起来只用发出wasealed的音。又比如这句……no need for them to keep the origin artefacts(他们不需要保留藏经洞里的原始材料),这个origin的结尾n,和artefacts开头的元音a,可以组成na的音节。所以读的时候,可以连读成originartefacts,读得越快,连读越多。 ”

陶清风听懂了,实际试验了一下,感觉到的确圆润了一些,虽然他的发音还是不太标准,但是已经学会这种音节划分的方法了。

陶清风的英文就这样在机构老师和严澹的指导下突飞猛进着,等到实际开拍的那天,陶清风已经勉勉强强,赶得上剧中留学生在补雅思时,那磕磕绊绊的口语,和面对雅思卷子愁眉苦脸的水准了。

“我真的非常明白男主角的心情了。”陶清风对导演说:“要是全都不认识说不定还好些,但其实认得一小部分,这种感觉真的非常煎熬。”

导演得知这段时间陶清风的努力,笑道:“这感觉就对了,恭喜你可以顺利入戏。”

等到要演结尾那部分时,他不仅要补到男主能顺利入学的六分水平,甚至要高于那种程度地,真正流利地在台上做一篇文物财产辩论的英文汇报。陶清风深深觉得:演员,真是个处处有挑战,永远不能松懈,一直有新知识需要学习的,很不容易的职业啊。

第118章 拍戏和做梦

《蹦一下, 笑一个》这部商业电影虽然剧情搞笑, 却有一个文化保护的内核。主角设置为留学生的身份, 爹妈把他送出国镀金,是出于“留洋就能高大上”的心态。

然而等他莫名其妙地穿越, 穿越到大楚某朝映射的是文化繁华的崇安年间,眼见为实所见的繁华盛世,先是直观地看到精美的“古董”正好是在大英博物馆所见, 代表物质遗产。经历了那个时代的一些事,再循序渐近领悟一些精神遗产,让他逐渐成长为有志、有为的好青年。穿越回现代之后, 就毅然选择了答辩“某项古董遗产,归属于它的‘文化认同之地’”的选题, 代表着思想上的蜕变。

商业电影更是要注重价值取向。这样的内核喜闻乐见又安全, 还能激起华国观众的文化认同感。再以搞笑来外包装, 是一部很能把握观众心态的商业电影了。

电影实地取景。穿越前的部分要去英国拍,穿越后在影视城拍。先在影视城拍三个月左右, 也等陶清风的单词也背得差不多后, 再去英国拍摄。

在影视城拍的这部分,是穿越后的所见所闻。男主角一开始毫无见识, 洋相百出, 到后来逐渐领悟成长的过程。陶清风在拍摄时俨然面临很大的挑战。

这一段设置了不少笑点, 比如说男主角不认识古代的夜壶,在上等人家看到非常精美的夜壶,就以为是珍贵的摆设工艺装饰品而大加赞赏一通, 然后发现周围人都像看个傻子似的盯着他。

陶清风拍“不识夜壶”这场戏的时候,一开始很难演出“不懂”的感觉。导演总是在喊卡,指出陶清风的问题:“你虽然已经看了剧本知道是夜壶,但是你不能表现出来。你自己来看看机器里面,你的眼神都在憋笑。”

陶清风道歉,重新调整情绪,不再笑了。但他没给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