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比较重大的施术,凡涉及要拜神人的,都由大神巫和皇后出面朝拜。在惠帝、吕太后执政期间,神仙信仰并不流行,因为战乱之汉初王朝经济破败不堪,普通大众的基本生存都出现了问题,成仙的话题根本无法引发人们的热情。此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最高上位者的个人喜好。“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在权力高度集中的体制下,最高上位者的个人兴趣往往会影响到全体王朝成员。从汉高祖训令来看,汉惠帝、汉景帝似乎都对神仙方术不感什么兴趣。吕后对此更持否定态度,张良为了成仙学习辟谷、导引术,吕后就劝他不要自找苦吃,强迫他进食。
在他看来,在推行黄老治国之术的大汉诸帝中只有汉文帝曾一度热衷此道,后因方士新垣平的骗局败露而“怠于改正、服、鬼神之事”‘上行下效,上位者的态度影响了民间的行为取向,所以在盛行黄老之术的大汉初年长生信仰并没有在全王朝流行,只是在汉文帝时期才有较大的发展。
在大汉朝所有的皇帝中,汉武帝可以称得上是铁杆“神仙迷”了。汉武帝一生大搞求仙活动,在他统治期间,一批又一批的方士向他进献各种求仙方术,李少君、宽舒、少翁、栾大、公孙卿之流层出不穷:“元鼎、元封之际,燕、齐之间方士嗔目扼腕,言有神仙祭祀致福之术者以万数。”而汉武帝设立各种杂祠,建造飞廉、桎馆、益寿、延寿馆,举行封禅大典,巡行海上,诸如此类的求仙活动举不胜数。虽然屡屡上当受骗,汉武帝始终痴心不改。
在汉家的传统概念中,君王亲自去封禅台,就是穷兵黩武、自夸功业的征兆。
汉武帝居然偏偏不信这个邪。
他回到寝宫再也不能入睡,眼前闪动着梦中的绝世笑容。
如果真是神人,为我而降临真是福气不浅他这样想着,内心盼着早点去朝拜封禅,偶遇神人。
钩弋夫人不知道自己的微笑被月亮奇怪地传送到了汉武帝的梦中。直到日后她进宫,独宠,晋升为婕妤,居住在甘泉宫中,她的宫殿被命名为钩弋宫,所以也称钩弋夫人。太始三年为汉武帝生下一子,取名为刘弗陵,号称钩弋子,母仪天下的地位无可置疑。
然而现在,还是在最好年华的她,在月下思念着皇曾孙我,第一次见面时正是月满之日,如今,一个月过去了,月缺了又圆,我却因为一个小小孺子,装上了满腹的相思。
莫非是感到了皇曾孙对我特别的关怀,我很喜欢和他说话,他幽默的语言,以及不时冒出了新奇的话其实是现代俚语的词,都让我着迷。
但我看不清他到底爱我多少?而我也知道,他是要利用我的,要我去救他的父亲!本来就是人伦大防,本质上有着血海深仇,所以他们不能相爱。
有时我也幻想:汉武帝突然放了刘进,刘病己就不用进宫找我了。
或者汉武帝大发慈悲放我出宫,皇曾孙把我隐姓埋名娶为最心爱的小妾之类的故事。
无论怎么样,未来我不知道,有时命运是安排好了的,个人无法改变。
如今,我只有对着月亮,轻轻述说我的相思,并且许下了自己的一个愿望。
我的愿望其实很简单,是每个女孩子都可能有的:希望有一天能让爱人抱在怀里。
为此我心里说:只要上天能帮助我实现这个愿望,我在所不惜。
我愿意为这一天等待,甚至牺牲。
哪怕他抱着我时,我立即死去,我也乐意。
我最后这样想道。
我不知道:我是不能轻易祈祷或许愿的,尤其不能对这满月许愿。
因为我的愿望都会实现,只是不是我所想象的那样我今晚许下的这个愿望会在千年后,以一种奇怪的令人遗憾的方式实现。
所以方士说:造化弄人!
那一次,汉武帝第二天如时来到封禅台,大方士心情复杂地跟在他身后。“登封报天,降禅除地”。《尚书·舜典》记载:岁二月,东巡狩,至于岱宗,柴望秩于山川。所谓柴,就是燔柴祭天,积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