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1 / 2)

萝卜头定睛去瞧,看见了那个姓刘的古板老头,唇角一下耷拉了。

“陛下圣安。”

“弘安殿下,惠明翁主。”

刘夫子行礼,萝卜头也微欠身,算是同老师见过了礼。

“今日你在殿上讲的那些话,朕思量过了,觉得有理。”秦?Q观道,“不过,朕不认可赏赐超格答礼这条。”

“陛下,答礼丰厚正是彰显国力的一种手段,也能笼络诸邦。”

“为的就是那所谓‘万国来朝’的盛况,让他们用那些寒颤贡礼,换取大齐的税赋?”秦?Q观略感不悦,“这明是滋长狼子野心――”

“惠明,你若是他们,见着衰败的大齐会有何等心思。”

小萝卜头想了想:“我会想,怎么才能从邻居家多捞些东西!”

“妙姝。”

听得呼唤,秦妙姝低低道:“我会静观其变。”

“微臣认为,当今还得维系着馈礼之制,能止兵戈便止兵戈。”刘夫子道,“为富国强兵留足工夫。”

秦?Q观和这老古板有一点看法是相同的:西域诸邦其实一直在观望,他们只想跟随强者撕咬弱者,从而扩充自己的力量。

若要解决隐患,只有以战止战一条。将这群扮作家犬的豺狼打怕了,他们才会消停。

不过,刘夫子觉得,这一仗可以拖延,等待一个好的契机。秦?Q观却觉得,蕃西的动乱近在咫尺了,如今的朝贡,不过是风雨前的片刻宁静。

“陛下,如今朝政积弊,军备松弛。还是等新政推行开来,军备整治完毕才能动刀啊。”

秦?Q观推开窗,偏首眺望远处摇曳的林木。

“这是想等便能等到的么。”她道。

沙场上,抢占先手的总比忐忑防备的多出些胜算。

儒生只瞧见她是久病的皇帝,却总是忘了她曾经也是横刀立马的将军。

秦?Q观阖上窗,鼻息发重:

“丹帐汗国也在等这个契机,朕瞧着,这个契机已经近了。”

言毕,秦?Q观拢袖下楼。

萝卜头和妙姝一路紧跟。

御辇上秦?Q观垂首同二人说话。

“朕像怀王么?”

“怀王昏聩。”这次妙姝回答在前,“陛下并非怀王。”

萝卜头一直没听明白一点,她不知道陛下到底是准备收拾蕃西了还是单纯不想再行馈礼制了。

“陛下,您要等击退瓦格后,收拾丹帐吗?”

秦?Q观轻叹息:“我们已无先机。”

双线作战,大齐承受不住。

若是北边的战事能早些结束,新政能于全国铺展,她只需两年,便能彻底打散西域诸邦的野心。

她本想叫两人一同用晚膳,想到这,便一点心思也没有了。

“回去罢。”秦?Q观说。

*

“将他带回去。”

审完人,明堂上只剩女官了。

众人还在思忖朱霁方才的供词,难以回神。

“她私调钱粮,勒索辽东大小官员,将银钱全都砸在了皇太女身上。所以,她的死,全赖当今圣上!”

“这么大笔的银两流出,悄无声息的经过漕运,正是已经握权的皇太女默许的。如今的黑水营,也就是过去的公主府亲兵,为何能成为精锐中的精锐,正是唐简从中哺育的。”

“她既勒索辽东百官,辽东百官便加倍的盘剥百姓,银钱最后还不是到了太女手上!”

“为何这账目这样难查,为何钱粮踪影这样难寻?没有太女的默许,唐简能做的这样隐秘吗?唐简既死,她安心享受着这些血汗钱,正是狡兔死,走狗烹。你们唐家姐妹,真是个顶个的傻。”

“这么多人不敢接的差事,唯独你们敢接,卖力办完了,一条白绫了结此生。真是天下最大的笑话。”

……

唐笙眼底染了血丝,抬眸时显露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