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张家的小儿子和大儿媳明儿一起来姜家。

姜魏走在回去的路上心里不停地计划着,先要修几个仓房,春雨过段时间一场接一场的下,到时候那些中药恐怕会受潮。

可银钱上又不宽裕,这样让他很是着急。

“小魏哥回来了,快进屋,村长在里面等你呢。”

李婶笑盈盈的。

姜茂山坐在一边的凳子上和村长一起剥蒜。

“姜小子,俺跟村里人说了大家都愿意拿出一些地来,你和俺说让种什么吧。”

“大家伙都种小茴香等中药,一斤十文。还可以种辣椒,一斤十文。”

“叔,咱说好,沈家种的我不收。”

“这俺知道,你和沈家的梁子,他们家我也没去通知。”

“他们家人心坏,我不想多瓜葛,免得做了好事却不落好。”

“俺明白沈家也没打听这事,不过,大家都没种过…”

“放心,我会教。还有一个事叔,还得劳烦您帮忙张罗,我要盖几大间仓房,需要找人。还要大量收购葱姜蒜,每斤比市面上的价格高一文,四文。”

坐在一边的姜茂山听着姜魏大把大把的往外花银钱并没反对。

该花的钱,他不会令色。

姜魏虽然手虽然手头不宽裕,但是建仓房不能等。

村长听得一直往肺里吸气,不见往外吐气。

姜魏这生意做得不小了啊。

等村长一脸兴奋的离开,其他人也都下了工回家。

姜魏将门关好,三人就坐在堂屋里,姜茂山拿出藏钱的罐子。

将这段时间赚的全部银钱倒在了桌子上。

沈言第一次见到这么多钱,无措起来。

姜家不避讳他,就是当他一家人。

姜魏和姜茂山开始数钱,沈言也在默默的数着。

姜魏最先数完自己面前的,等姜茂山和沈言数完,总共是三十二两九百十六五文。

“找人盖仓房,每一间需要五两,三间需要需要十五两多点。”

“还需要给大伯和沈言置办春装和夏装,需要二两。”

“你小子,置办衣服咋还需要那么么。”

“是啊小魏哥,扯几尺布回来我自己缝制便是。”

“那么麻烦,再说你哪有时间缝衣服,咱们都供应不上孙掌柜。”

“大伯,咱们家现在不差这点银钱,在挣就是。”

“你小子老毛病又要犯,买些布回来就是,你别忘了还要买地。”

“我省得。咱们家现在的生意你害怕没有银钱?我也不妨告诉你们个事,孙掌柜联系上了一家州府城中的酒楼,现在正在商谈,只要孙掌柜那边谈妥,咱们家就还得雇人,赚的钱也会翻倍。”

姜茂山没说话,面无表情,盯着姜魏瞧。

“小魏哥,听叔的吧,我有时间缝制。”

沈言及时插话,打了圆场。

“好吧。”

姜魏不想在这件事上争论,因为到最后也是他输,说的过了,还会挨教训。

“哎大伯你不留银钱出来啊。”

姜魏看沈言帮着姜茂山把银钱都装起来了。

“留什么,这两天你不是打算去镇上吗,这批调味料你这两天就可以开始配比例,就剩下砂仁没磨好,其他的都磨好了。”

“这批你预算下能赚多,差多少我在给你。”

姜魏无语,姜茂山真会算计。

沈言趁着两人说话的功夫已经去厨房端饭菜上桌了。

“至于买葱姜蒜的银钱,明天到时候我再给你,先看看能收多少再说。”

“其他村子的也可以收,先收个三四天,如果太少我在镇上买点,等来年估计就多了,村里肯定不少人会多种。”

“言哥儿,你看着点他。”

“大伯不至于吧,用得着这么防我吗?”

“用得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