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四人却湿了半边棉袄,风一吹就打颤,姜魏迅速的挑起盛满水的木桶,挂上扁担打了个招呼,小心翼翼的往自己家赶。
“姜小子,挑水呢,给大娘家也挑两担子呗。”
“好,我一会就去给大娘家挑。”
“大娘家不用,你小子心眼就是好使。”
王婶子裹着小碎花棉袄,磕着一把南瓜种。
“姜兄弟下次在猎着野猪喊俺,俺第一个去帮忙。”
“好,小刘哥也要去河边挑水啊,石头哥凿了个大冰窟窿好些人都在呢。”
一路上姜魏和村里人打着招呼,熟络的聊着家常。
真有些入乡随俗的味道了。
“姜小子眼瞅着就过年了,你家备下南瓜饼子没,没有来大娘家拿。”
“备下了,言哥儿手巧,啥都不缺。”
“那就好,上次你送给俺家的腊肉 ,松子喜欢得紧,等来年开春,俺在买些肉,你小子帮大娘做成腊肉成不,带时候俺给你送些蘑菇。”
“大娘你尽管喊我就是,蘑菇啥的也都不缺。”
姜魏笑脸相迎,走哪里都有人搭话。
他心情愉快的往山脚下走,又路过沈家,他忍不住往里瞧。
23、谣言
“俺说最近咋这么不顺,原来是你个灾星在俺家院外使坏。”
“沈家大娘你少血口喷人。”
“俺血口喷人,你不使坏你站在俺家院外往里瞅啥,就是没安好心眼。”
说着沈王氏就往地上坐,可能是察觉冬天雪地冷她下腰的动作一顿,身子一扭,就往姜魏身上撞,想要碰瓷。
姜魏眼疾手快,将扁担往地上一放,身子往旁边一闪,沈王氏那笨重的身子不稳直接往雪地里扎去。
还好地上的雪厚实,不然刚刚那一下子,指不定要摔出个好歹。
沈王氏自己都有些懵反应半天才开始开音的嚎了起来,糊了一脸的雪,表情瞧不真切。
她那尖声尖气的喊并没有招来村里人,倒是让姜魏的耳朵难受起来,皱了眉看了眼沈王氏,姜魏懒得搭理,重新挑起扁担转身就走,留下独自坐在雪地里蹬腿的沈王氏。
他这次记住了姜茂山的话,有些人一旦缠上,就是个麻烦,膈应人。
回到家将水倒进水缸,再去挑水的时候他绕路了。
来来回回几趟,将家里用水挑满,还好心的帮村里一户孤儿寡母挑了水。
寡妇门前是非多,姜魏也深知这个道理,可他心善,见不得这些生活疾苦的事,能力范围内能帮一把是一把。
让他没想到的事沈王氏揪着这个事,在背后戳他脊梁骨。
要不是姜魏猎了两头野猪,为村里做了那么几次好事,恐怕他的名声早毁的渣都不剩。
随着新年的临近巧娘这个人似乎已经远去多年,姜魏对她的释怀来自一场梦,那梦里是原主和他母亲的对话,很真实,姜魏醒来也觉得很安心,他们真的在另一个时空里生活,还过得不错,原主考上了秀才,娶了一位贤惠的娘子,娘家帮衬,这一次有希望及第,不管第几名能外放做个小官,一世安稳足矣。
一天天就在忙碌中和鸡毛蒜皮的小事中度过,村里沸沸扬扬的传着姜魏对寡妇感兴趣的话题,有鼻子有眼,好像真那么回事似得。
谁都不知道这事怎么热起来的。
姜魏本人也是一头的雾水。
“你听说了吗?前晚上俺瞧见有个汉子的身影从李王氏那小寡妇家出来,没看清脸,看身影很像姜小子。”
“你没看清别瞎说。”
“俺没看清脸,看身影一准就是他。”
村里一个六十来岁的老寇拉着李婶的手,将这事坐实了。
姜魏站在土墙后面气的脸色发青。
随着谣言肆虐,姜魏走在村里大家对他也只是客气的打招呼,背后戳他脊梁骨。
“沈家那哥儿,他姜家还养着呢,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