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1 / 2)

陈恕同百姓们说了几句当时的情形,没有多讲,安慰众人道:“事情已经解决,日后不必再担心了。”

大家叽叽喳喳地问了她们许多事,得到今后再也不用提心吊胆之后,便在陈恕的安抚之下四散开了。

回到家中,红药也凑了上来,小姑娘还是头一次遇到这种危机的情况,包着一汪眼泪,又是好一阵安慰才罢休。

用过晚饭,二人终于能好好休息一回。

陈恕起了兴致,找出棋子同姜贞对弈,虽然姜贞依旧是个臭棋篓子,但二人依旧玩的不亦乐乎,只因心情许久没有这样放松过。

夜里自然是一番缠绵,小屋里,两人紧紧相依,似是天地间只有彼此。

短暂的休整以后,田里的小麦熟透了。

冬日的几场大雪,让今年的小麦收获颇丰,超出了五百石,足够让百姓们挺到下一个冬天。

刚收完小麦就传来一个消息,张巡抚了解到金知府的事后,一封奏折上报给了朝廷,张巡抚铁面无私,又有都察院的推波助澜,奏折并没有经过吏部,而是直接放到了明熙帝的手中。

明熙帝勃然大怒,当即下令将金知府革职,押送入京,等候处置。

之后又重新让户部调派了粮食给平阳县,下令彻查平阳县、桐关县自受灾以来的所有赈灾事宜,下令要将所有尸位素餐的官员一网打尽。

只不过对于立功的陈恕,迟迟没有旨意。

吴参政给陈恕写信,让他不要浮躁,静心等待。

夜里一场温存之后,姜贞枕在陈恕臂弯里,小声地问道:“恕哥哥,陛下会将你调回盛京吗?”

陈恕知道姜贞不想离开这里,更不想回到盛京,在这座偏远的小城待久了,习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再回到盛京,不论是主动还是被迫,他们都要再卷入权利的纷争中去。

“贞贞。”陈恕亲吻她泛着香汗的脸颊,低声道:“我也不喜欢盛京,但在一切尘埃落定前,我们必须要回去,不管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岳父。”

提到父亲,姜贞垂下眼,闷闷地点点头。

盛京城中,明熙帝也在为陈恕的事举棋不定。

颜之介和夏文宣以及另外几个明熙帝的心腹一同站在下首,明熙帝正拿着张巡抚送来的奏折敛眉沉思,殿中无人出声。

大约两炷香的功夫过去,明熙帝终于有了动静,放下奏折,看着颜之介问道:“颜爱卿,此次陈恕立了大功,依你之见,该如何嘉奖?”

颜之介垂着眼眸,不敢直视天颜,从明晰地的语气中他听不出什么,只好谨慎道:“陛下,依臣之见,陈恕虽立了功,但接任平阳县不过一年,成效如何还有待考量,不如先记上一功,等之后再议。”。

明熙帝没有说话,夏文宣轻瞥了颜之介一眼,心道颜之介一向最会猜测帝王心意,不过这次,或许是要失败了。

明熙帝沉默无力许久,轻笑了一声道:“原以为他是个不识抬举的,没想到只是铁骨铮铮,又是个有能耐的,既然如此,过两个月将他调回来吧。”

他又想了想道:“让他去给太子讲学吧。”

众人皆是一愣,太子乃未来储君,陛下这是要重用陈恕了?

就因为陈恕间接拔掉了王首辅一只爪牙?

颜之介觉得有些不妥,他并非是否认陈恕的才华,而是觉得陈恕此人,脾气像粪坑里的石头,都已经身在官场,却谁不愿意奉承,将来不好把控。

让这样一个人进入詹事府,颜之介还真是不放心。

但明熙帝显然已经下定了决心。

颜之介只好将话放在了肚子里,和其他人一同告退。

离开清凉殿,出集福门的甬道上,他与夏文宣并肩而行。

二人虽称不上好友,但此时此刻立场一致,彼此之间有立于几分危墙之下的惺惺相惜。

颜之介先贺喜夏文宣的女儿前些日子嫁入东宫之喜,夏文宣摇了摇头苦笑道:“颜大人莫要笑话老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