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这里很多年了。”
关尧张了张嘴,不知该如何回答这话,郁春明却没继续讲下去,他把写好的检讨折叠整齐,交到了关尧手中:“给吧,关队长,我可是一笔一划写的。”
关尧手忙脚乱地收好了检讨。
郁春明已探过身去揭他的饭盒盖子:“今晚市分局食堂都有啥菜?”
关尧三心二意:“酸菜血肠,鸡蛋柿子,还有地三鲜。”
郁春明凑到近前嗅了嗅菜香,然后说道:“我不爱吃鸡蛋柿子。”
“不爱吃鸡蛋柿子?”关尧正满脑子想着其他事,他心烦意乱道,“天天挑三拣四的,这不爱吃那不爱吃,我就没见过不爱吃鸡蛋柿子的人……”
话说到这,他突然卡壳了,因为,关尧想起,自己还真见过一个不爱吃鸡蛋柿子的人,而这个人,正是江心。
其实,对于他们这一代来说,挑食的不多,毕竟小的时候并没有那么丰盈的东西能供他们来挑,更别提这种大众菜了。至于江心为什么不爱吃鸡蛋柿子,则纯粹是江敏的原因。
当年,自从江敏被文艺团开除,江敏的第二任丈夫,也就是秦天的父亲秦准因意外去世后,家里的情况就变得艰难了起来。江敏要抽烟,要喝酒,从前攒着的一点点积蓄如流水般地挥霍了出去,日子过得越来越揭不开锅。
而江心,四、五岁的孩子,正是什么都馋的年纪,有时忍不住了,便会偷偷跑去单位食堂的后厨以帮忙为名蹭吃蹭喝,时间久了,二厂后勤处的人也认识了他,没人会苛待一个孩子,基本都任他去了。
不过江敏可不乐意这事,她是个“要脸”的体面人,过去也是登台表演的“大明星”,既然自己已经被林场扫地出门,又怎能容忍自家孩子在外面干这种事?
于是,就在某天食堂改善伙食,上了一大锅鸡蛋柿子,江心正跟在关尧奶奶后面乐呵呵地端着碗的时候,江敏来了。她先是打翻了江心的碗,然后又把她眼里这个“不争气”的孩子一掌扇下了饭桌,勒令他立刻回家。
江心起先在哭,但在意识到自己回到家里会面对什么后,他便不哭了,他嗅着衣服上挂着的菜汁味,忽然什么都不想吃了。
关尧对这事的印象很深,因为那天他就在二厂的食堂,亲眼看着江敏揪着江心的耳朵,把人拎回了家。
那么,郁春明又是为什么不爱吃鸡蛋柿子呢?
关尧注视着他慢条斯理地往嘴里塞饭,然后又状似不经意地看向自己,招呼自己也赶紧坐下。
“忙了一下午了,你不饿吗?”郁春明问道。
关尧想绞尽脑汁从他的举动里分析出一丝异常来,但很可惜,精通侦查与反侦察之道的刑侦学硕士没有给半路出家的执法办案队关队长这个机会,郁春明轻描淡写地解释道:“小时候家里阿姨做饭好糊锅,我上学住校之前吃的鸡蛋柿子老是带着一股糊味,这个挺好,市分局的食堂还是比咱们所的强。”
关尧十分钟之内心情大起大落数次,眼下连追问的欲望都丧失了,他机械地回答:“咱食堂做饭的老婶儿天天跟打死卖盐的一样,那菜齁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