笋皮一层层剥开后,竟长成这样直溜的好竹子了。”
“……”崔琅竖起大拇指:“岳父大人眼光果然毒辣!”
说着,挺直腰背,轻拍了拍胸膛,自信道:“我往后必定努力长得更直溜些!”
乔玉绵脸红得更厉害了,又看一眼身后,嗔道:“快别瞎喊了……”
崔琅这才意识到自己方才喊出了心里话,忙拍了拍自己的嘴,以示惩戒。
二人说着话一同往前走,崔琅才另又问:“选立皇夫之事……陛下可有示下了?”
乔玉绵摇头:“未曾听到风声呢,我也不好追问宁宁。”
说着,想了想,道:“不过,昨日老太傅被召请进宫之事你应当知晓?姚廷尉也跟随入了宫,倒不知是否为了此事……可是卢夫人让你打听的?”
“可不是嘛。”崔琅道:“我倒是不担心的……陛下将有功者都赏遍了,唯独还不曾封赏长兄,这不正是说明另有打算么?”
论起立下的战功,除了陛下本人,再没人能越得过他长兄去了。
这样大的功劳却未提封赏,不是在等着给一个皇夫之位,又是什么?
与崔琅有着同样想法的人不在少数,许多官员为此很觉焦心,他们试图劝谏皇帝陛下三思,可是陛下并未正面提及此事打算;他们想要从那位上将军那里探听一二,可崔璟并不喜与人往来,还是和从前一样独来独往,叫他们无计可施。
魏叔易将众官员的无奈看在眼中,却是不得不承认,崔令安的确是最好的人选。
八月金秋,诸邦使臣先后抵达京都,向宗国新帝敬献贡礼。
金承远仍未离去,他打算长留一段时日,近日正在带着东罗官员们了解学习大盛文化,负责此事的正是在礼部任职的崔琅。
各邦使臣们全部抵达之后,大盛朝廷设下筵席款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