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明镜殿内,孟砚跪在陛阶前,静待着皇帝的询问。他们父子多年,相处向来随和,从未拘泥过这些虚礼。
但今日,圣上让他跪在此处,久久不言语。他大抵能猜到所为何事。
“你已弱冠许久,换成旁人,早已姬妾成群。”老皇帝拿着巨椽,颇有兴致地看着几案上的墨迹,“你母后,也十分担忧。”
“这才为你采纳王妃。”
“如今看来,倒是让你母后和我,白担心了一场。”老皇帝语气变冷。
“….儿臣知错。”
见孟砚态度和顺,老皇帝亦不想严辞,温声接着道:“砚儿,不是父皇不允你娶林家女,实是不能寒了老臣之心。”
“当年,相国的两位姑母,皆是嫁与先帝,但因党争之由,不得善终。故而相国在几十年前,便同朕协约,林家女不入宫门。”
“几十年前,朕试探过。前些日子,朕亦试探过。相国的态度,可见一斑。”
“况且,你该知道自己肩上重任。为今之计,娶王家女,才是最好的选择。若是你瞧上别家姑娘,尚且可以招纳为侧妃。”
“但偏偏…..”老皇帝摇摇头。
“做皇帝的,最怕感情用事,你自己好好想想吧。”
那日归去之后,孟砚的确思虑了整夜。他坐在一盏微弱的灯火旁,看着那些尚未回复给林凝素的书信,心下滞郁。
相处不过两月的女子罢了,哪能抵得上图谋了十几年的大业。
有什么忘不了的。
他重新书信一封,写了几句冷淡话,将一切说个清楚。让自己的近侍直接送了过去。
林凝素看见这封信会如何?
会哭闹,还是会央求林相国。还是….直接跑来王府质问他。
书信寄出三日,如同石沉大海一般,再无回音。孟砚几次三番派人去打探林府状况,却什么也没有。
就这般,一直到了面选当日。
面选的地点,定在皇后娘娘所居的甘露宫。自朝中臣子家选出的十几位出挑姑娘在上午巳时进宫。
十几岁的貌美姑娘凑在一处,是比春日百花齐放还要让人赏心悦目的景象,皇后娘娘一个个扫过这些姑娘的面庞,心中便有了数。
先前礼部有名单画册,能依稀知晓,都出自哪家。
人群之后,一位身着绯色裙袍的姑娘面容昳丽,淡敷脂妆,十分惹眼。
是林相国家的姑娘。传闻中是桀骜不驯,娇蛮跋扈,怎么今日看,倒是安稳。她只是站在那堆姑娘中,不多话,不知在思量些什么。
皇后心下存着疑影,随后看向纱屏后端坐的平陵王。
圣上隐隐向她透露过平陵王和林家姑娘的事,但并未细言,其中细枝末节她也不甚清楚。
“各位贵女,娘娘宫中花园景色妙趣,便请自行观赏吧。”皇后身旁的掌事大宫女笑言道。
林凝素被这清亮一声拉回现实,随后便寻了个软椅休憩。她环顾着园中事物,见有两方棋盘,亦有投壶等雅术搁置其中。
便是为来采选的姑娘们准备的。
看来,这一个时辰,便得在此处,听凭皇后娘娘观察。若是瞧见合适的,皇后单独召过去,亲自量其谈吐。
她兴致缺缺,不大愿意同其他人下棋赏花。便只在一旁闲坐,左右….她是不会被选上的。
林凝素视线游移,不期触上那道来自纱屏后的目光。纱影模糊,好似隔着云雾镜花,只能倒映出一个幻象般。
她随即别开目光,只顾着几案上的瓜果点心。
前些日子,母亲发觉她似乎沉闷低落,顺藤摸瓜找到了那些被她藏起的信件。
她与孟砚往来的事,被发觉了。
父亲母亲并没有罚她,甚至温声软语同她交谈过一番。林凝素深觉…父母所言不错。
孟砚有自己的抱负,娶林家女,不在他盘算之内。
而且从古到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