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1 / 3)

咦,元后与他们几个人都认识?看样子在嫁给皇上前就有故事啊。石中玉暗想。

“那年老皇派先皇到北元都去办事。”夏世雄完全陷入了回忆,脸上似乎闪现着光彩,显然那段回忆对他来说,是人生中最美好的,“说是办事,其实是和北魏谈判。那时北魏也正在闹宫变,无力侵边,于是与大燕签了很脆弱的停战协约。不过北魏人从无信义可言,这趟差事着实有些危险,众皇子没有一个接这差事,唯先皇和宁山王愿往,我与甘老作为侍从随行。”

“在北元都遇到元后了?”石中玉问。

夏世雄点了点头。

正当石中玉以为会听到世家小姐遇难,过路皇子搭救,因而结下孽缘的那种浪漫又狗血的桥段时,夏世雄却说,“陈氏是当地望族,在京中也有势力,我们到达北元都后,立即微服前去拜访,看能不能得到助力。你也知道,大燕风气开放,北元都更是如此,我们和陈氏当时的族长宗主相谈甚欢,晚上共宴时就见到了当时才十六岁的丽华。”

说到这儿,夏世雄脸上突然流露出极其温柔的神情,看得人心都跟着软了,显然那影响了他一生的情景,清晰的浮现在他的脑海里、他的眼前、他的心底。

“裕王殿下和元后长得很像吗?”石中玉又问。

以前有人这么说过,鉴于慕容恪的相貌比绝代佳人还佳人,可以想见元后的绝世姿容。

夏世雄点点头,“很像,就像一个模子是刻出来的。只是裕王一看就是个男人,而元后则多了种动人心魄的柔媚纯真。你想,那是怎样一番天生丽质,神韵天成?丽华是北元都第一美人,求亲的人能从她家大门外排队到边境。甚至,因为丽华的祖母是北魏贵族出身,也有北魏的王公前来求偶。”

这就是先皇不放心把北元都给慕容恪的原因吧?只因为他血液里八分之一的北魏血统!多么无聊的担心。若慕容恪肯通敌北魏,何至于打得北魏人不敢冒头,被北魏人恨之入骨?

“不过丽华的父亲,也就是那位族长和宗主对他唯一的嫡女爱若珍宝,只觉得什么人也配不上女儿,所以丽华十六岁时仍未定亲。”夏世雄叹了口气,“这就是命。陈氏族长见了我们之后,又与先皇密谈了几日,也不知为何,认为先皇必夺大位,就把宝押在先皇的身上。而他坚信这大燕只有他的女儿才配做皇后,于是才有了婚约。事实上,也不能怪他这么想。丽华不仅风华绝代,而且文采斐然,胸中气象不输男子。而先皇,知道陈氏掌握着一个大秘密,能助他夺位,因而也有此联姻之心。”

“秘密就是那个密道?”

“正是。”夏世雄点头,“不要小看那个密道。当时各皇子角力,谁也没有必胜的把握,而逼宫兵谏,造成即位的事实是最好的夺嫡办法要,相当于把利刃直刺心脏。有了那密道,可说是不废一兵一卒,就得到了正统。虽说打开宫门后仍然免不得一番腥风血雨,但占了正位就占了上风,最终由最不被看好的先皇惨胜。”

夏世雄说得轻描淡写,但石中玉知道,当时的情况一定极其残酷。权利,尤其是至高无上的权利,总是伴随着死亡、牺牲和斗争。这一点她没有经历过,却仍然很明白。

“密道的事也不知陈氏是如何得知的,那本是皇上和皇储才应该知道的秘密。”夏世雄又说,并微微摇了摇头,似乎现在还是觉得不可思议。

“干爹,秘密从来是守不住的。您看,后来谭福和赵知信不也知道密道的事了吗?”石中玉插嘴道,“新皇已经派人封上密道了。不管这密道是谁挖的,是要留什么后手,事实上它一直起的是坏作用。还好,现在它已经没了。”

“没错。身为皇上,不能给自己留退路,哪怕亡国,百姓可以跑,大臣可以降,皇上却一定要和皇宫共存亡,因为那是身为皇上的责任。那密道就不知是哪代皇上为自己留的退路,结果却成了被人攻击的弱点。”夏世雄也道,“而先皇那时就有了性子多猜疑的倾向,于是陈氏为表忠心,秘密把丽华送到了太府都这是非之地。为了保护她的安全,我们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