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家子参军,普通戍卒难以与他们比。

韩信左挑挑又拣拣,还能给刘盈凑五千人,可见兵源有多优质。

不过这群人的身体素质虽然强,服从度却很低。

都是豪强子弟了,让他们听命令真是太难了。

但韩信是什么人?在战场上,他就是没有感情不讲人情的兵仙,纯粹的打仗练兵人工智能。连当朝皇帝都能被他丢去当最危险的先锋,一群边郡地头蛇的熊孩子,还能让韩信吃瘪?

不听命令的人被鞭笞一顿后直接丢出军营,带来的武器粮食马匹都没收,只给回家的口粮,他们只能两条腿走回家。

这就罢了,韩信还会派人去他们家敲门训斥,说他们家的孩子不听军令,教养不好,让他们的父母反省。

淮阴侯又练出了一支雄兵,又得罪了一群人。

但韩信无所谓。这天底下,除了老让他头疼的弟弟,他怕过谁?

就连萧何,他都敢软饭硬吃!

软饭硬吃是刘盈在笑话刘邦欺负萧何时,蛐蛐刘邦的话。韩信认为这话很有意思,自己拿了。

韩信练兵的时候,蒙恬又揪着王元去学。

蒙家后辈中没见到出挑的人才,蒙恬便让他们在京城听蒙毅的话,不让他们沾手兵权。

六国人对秦国的仇恨还未淡去,若没有几分本事,还是别在朝堂掌权。

灌婴、周勃等人,可是连陈平都要排挤,甚至编排陈平偷嫂子的谗言。

看看陈平那张脸,看看陈平他兄长恨不得把家底全掏给陈平的溺爱模样,这谗言编得也太不上心。

秦国旧臣在大汉为官,自己底子不硬,很容易被谗言击倒,招来杀身之祸。

但老秦人是一定要在大汉站稳脚跟的,兵权是一定要拿的,必须要有人能和章邯守望相助。王元虽不算名将,但王翦老将军他家的教育是真的强,就算不是名将,也是良将。

再加上王元情商高,会说话,蒙恬相信王元能得到皇帝和太子的重用。

他眼光很好。

虽然李由很生气,但都能帮太子绑住想要偷偷回京通风报信的李由了,王元肯定已经得到太子的信任。

至于李由先和章邯不睦,现在又和王元不睦,这也是好事。在皇帝眼中,老秦人没有抱团结党,当然是大好事。

王元跟着韩信学习时,越学就越有点绝望。

他对刘盈自嘲道:“当初六国将领见到我曾祖父,大概和我见到淮阴侯的心情一样。”

刘盈毫不留情道:“当初六国可是有能和你曾祖父相提并论的名将,比如李牧……啊,我怎么把李左车忘了!”

刘盈一拍脑袋,在给刘邦的信中,索要自己的太子属官。

我是一个热爱学习的好太子,就是戍守长城,也要接受师长的教导。

摊手,阿父快点把人给我绑来!

刘邦终于接到儿子的信,思念之情还满溢眼中。

他揉掉了眼中对刘盈的思念,对爱卿们道:“绑?我儿子是匪徒吗!”

萧何急得快上火:“陛下!你的重点是这个吗?!”

曹参没好气道:“陛下的意思,难道是纵容太子在边疆冒险?”

刘邦笑着道:“再危险,有大军保护的盈儿,能有在彭城时危险?他长大了,以前立的军功有些人不肯信,现在立的军功,总该信了。”

萧何反驳:“陛下,你该考虑的是杀了不相信太子立了军功的人,而不是让太子冒着危险用新的军功说服他们!”

刘邦眼露无奈。

来了,又来了,萧何,你的火气怎么这么大,老是喊打喊杀?是因为我不肯让你上战场,你的杀性只能在官场发泄吗?

汉帝扶额,汉帝头疼。

曹参对同僚较为宽和,不同意萧何喊打喊杀。不过他也认为刘邦不必说服不相信太子的人。

盈儿的本事从来不藏着,就这样还因盈儿的年龄而轻视盈儿的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