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太史公偏袒,而是时代的局限性。哪怕到了汉武帝的时候,除了一些视野长远者,也没把向匈奴走私当回事。

但做此事的人知道此事有多重大,明君和良臣知道此事有多重大。

吕后二年的《二年律令》中,有较为完整的汉初边关律令,即《津关令》,上面详细记载了向匈奴私通马匹、武器、食盐、金属等违禁物资的严重后果。

看太史公的评价和后世价值观的冲突,也是很有意思的事。观太史公评价,就能得知当时西汉主流的“旧豪强士人”的思想倾向。

其实太史公吹捧李广,或许不仅仅是因为李广是他的好友,而是李广的言行就是附和当时西汉旧士人的追捧,所以“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这个思想,就差不多是春秋战国时的士人思想。那时还没有太深的民族、国家、百姓的概念。

陈豨明明是因走私而背叛刘邦,却被汉初一些士人同情,也理所当然了。

李世民打突厥,对汉朝打匈奴感同身受,倒是骂了句陈豨该死,把陈豨和赵高并列,哈哈哈哈。

第121章 交给你了灰兔驴[VIP]

刘邦进入邯郸, 得知刘盈把张敖的门客全杀了,看着自己的儿子,分外无语。

儿子的杀性怎么这么大?

“既然未造成后果, 你不该杀他们。”刘邦道, “留着他们,可招揽更多忠义之士。”

刘盈道:“现在边郡豪强各个没把大汉的边关禁令当回事,也不在乎匈奴入侵对汉民的伤害,反正他们有马车,能跑。既然道德不能约束他们,便只有屠刀能约束他们。我已经张贴告示,告知边郡黎民, 这群人是勾结匈奴屠戮边郡而死。”

刘邦叹气。

他是要千金买马骨,刘盈是要杀鸡儆猴。

“你若如此考虑, 该让我来杀人,你救下几个不知情的门客。”刘邦道, “我可以当个暴君, 但你一定要当一个仁君。”

刘盈摆手,豪气道:“我不在乎。”

刘邦狠狠按了一下儿子的脑袋:“我在乎!大汉在乎!”

刘盈晃脑袋甩开刘邦的手:“我不管, 谁让你来得太慢。”

刘邦心胸宽广,很少生气, 面对刘盈除外。

自己几乎接到消息的第一时间就赶来了, 出兵的时间快得让萧何忙得指天怒骂。

刘盈一边嘲讽自己没抢到功劳, 一边抱怨自己来得太慢, 真是什么反话正话都让他说了,反正都是自己的错啰?

刘邦又给了儿子脑袋一下。

刘盈晃了晃脑袋, 头铁,不疼。

刘盈几乎把赵国朝堂杀空, 张敖的精神受到极大刺激,一病不起。

正好刘邦来了,虽没得仗打,正好暂代赵王职位。

刘盈摸出皇帝小印,给刘邦写了个赵假王任命诏书。

刘邦气得都乐了。

你这个太子不仅要任命我这个皇帝当赵王,甚至连赵王都不给,只给一个假王?

刘邦“撕拉”把诏书撕了,让刘盈快滚。

“你不是要去打冒顿?你不去,我和你叔伯便去了。”刘邦道。

刘盈问道:“你真不御驾亲征?”

刘邦这次没捶刘盈的脑袋,只轻轻摸了摸刘盈的发顶:“我替你镇守国内。若国内再有叛乱,不用担心,你只负责冒顿,其他的交给我和你叔伯。”

刘盈点头:“好吧,那我牵着你的马走了。”

刘邦慈祥的笑容一僵:“啊?”

刘盈苦着脸道:“我跑死了几匹马,给我补上!”

刘邦的表情之肉疼啊,简直像是当亭长时喝醉弄丢刚发的俸禄似的。

“盈儿啊,你还是骑着你的灰兔吧。”

“我不!”

“骑灰兔安全。”

“我就不!!”

刘盈和他的五百壮士骑着马离开,刘邦的马真的被刘盈骑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