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盈拍了拍小刘恒的脑袋:“这个家离了你阿父我,就是不行啊。”

虽然事实如此, 但小刘恒总觉得这话不对。

好矛盾啊。

今日的小刘恒仍旧感到脑子不够用。

家里那点事都是小事。

新官上任三把火,新皇帝上任也会颁布新的诏令,昭示一个新时代到来。

因刘盈在战场上从小混到大,当太子后又是击退匈奴,又是平定西域,全天下的士人都以为刘盈登基后第一件事就是向匈奴开战。

刘盈把阿兄一脚踹去北疆,把老将军蒙恬换了回来当太尉,匈奴和西域都确信刘盈要出兵了。

“阿兄,你去北疆吃几年苦,几年后我们一起去打匈奴!”刘盈不仅把韩信踹去了北疆,还让嫂子楚翁主也一同前去。

韩信将与楚翁主生下的二子一女留在长安,让义母帮忙照看,只带走了庶子庶女。

“我一个人就行,你别来。”韩信最怕听到刘盈要亲征的话。

他还记得弟弟怎么亲率死士刺杀冒顿。

韩信打仗最为谨慎,最烦兵行险路,将战役成败归结于一人的战法。

还是义父打仗的时候懂事,做好了万全的准备,无论义父怎么输,都不会影响大局。

盈儿打仗的方式不像义父,倒像是项羽。

他怎么能学项羽呢?项羽有什么好学的!

“哦哦,对了,为免镇守边疆的诸侯王不听话,阿兄该改姓了。”刘盈随手把诏书塞给韩信。

韩信打开诏书一看,果然是给自己改姓的诏书。

不过刘盈只是给韩信改姓,没有给韩信封王。

韩信被赐予国姓后,子嗣皆改姓。诏书里封王的是韩信的长子。

这么多年过去,韩信早就明白大汉不会允许异姓王存在。即使自己改姓,也不能更改大汉国策,所以封王的只会是自己的儿子。

若自己要封王,要等死后追封了。

不过盈儿还是太气人了,怎么能让儿子的爵位比父亲高呢?

“那我和良人岂不是同姓氏了!”楚翁主发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同姓不婚啊!

“先娶妻,再赐国姓,不算在‘同姓不婚’中。”刘盈竖起大拇指指着自己,“大汉最厉害的大儒,我说的!”

楚翁主哭笑不得。

行吧,陛下说什么就是什么。陛下在还是太子的时候,他也说什么就是什么,朝堂中人反对也没用。

刘盈不仅给韩信和楚翁主的长子封了王,女儿也破格封了翁主。

再过几年,等韩信和楚翁主的次子稍长几岁,刘盈便会先给他们的次子封关内侯。等韩信去世,再继承“淮阴侯”这个彻侯之位。

这些事刘邦本可以做,但即使刘盈不需要给韩信施恩,兄弟三人商议后,还是要走一走施恩这个流程,好敲打其他人,让其他人早日习惯刘盈已经是皇帝。

连淮阴侯韩信都对刘盈恭恭敬敬,谁还敢对刘盈嚣张?和淮阴侯比功劳试试?

雍齿私下和王陵吐槽:“何须和淮阴侯比,他们和陛下比功劳试试?”

王陵拈须赞同。

韩信出镇北疆,曹窋镇守西域,南方也很安静,刘盈再无后顾之忧,可大刀阔斧改革内政。

刘盈首先重新清丈田地,勒令地方做好分田之事,打压强占民田的地方豪强。

刘邦宽厚,刘盈却爱任用酷吏,乃是大汉肆意任用酷吏的第一人,深为后世王朝一些道德之士诟病。

同时,刘盈收回地方上的铸币权,发行新的货币。

旧的货币目前仍旧可以以称重的形式流通。刘盈给了三年的期限,五年后所有旧货币正式废止。

在税收上,刘盈一边进一步降低田赋税率,简化了人头税。

大汉的人头税也是承袭秦制,分“口赋”和“算赋”。“口赋”又叫扣钱,是向七岁到十四岁未成丁孩童征收的儿童税,征收的税钱直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