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1 / 2)

冯耀见冯来弟呆呆的看着他,不由好笑,问她是不是杨雄信中说的“令仪”,冯来弟回过神,连连点头,是她是她,大舅爷不仅长得帅记性也好。

冯耀被她亮晶晶的目光看得越发好笑,不过她的视线虽然炙热却没有任何暧昧之意,更像是小辈的孺慕,倒也十分有趣。

“大家舟车劳顿,先进屋喝杯茶,房子的事不急,已经跟对方说好了,随时能过去看。”

杨雄点头道谢。

冯耀一笑,带着众人往家去,穿过垂花门,四合院的全貌一览无余。

和冯来弟预估的大差不差,四院住满了人,乱糟糟的,院子里搭着刚洗不久的湿衣裳,偶尔还能闻到不知道哪儿传来的轻微怪味儿,跟几十年后的素雅清静相去甚远。

已经过了午饭时间,各家各户都敞着门,见冯耀领人进来,各房的人都伸出看过来,目光一直追随他们进正房。

“乡下来的亲戚?”

以前怎么从没见过?

“谁知道呢。”只要不是跟她们争房子住的就成。

……

到了屋里,冯来弟终于见到年轻时的爷爷奶奶,还有她外曾祖父冯正廷!

老爷子已经六十多,身子还健朗的很,就是不大爱管事了,整天喂喂鸟看看报,家里的事都交给她大舅爷冯耀。

冯正廷目光矍铄,自一行人身上扫过,见杨雄目光清朗,几个小辈也知礼守礼,不由暗暗点头。

冯耀给众人做了介绍,亲自去泡茶。

“听说你现在在运输队任职?”

闲话几句,冯正廷问起杨雄的职业。后者不仅提前预判到高考要恢复、将消息共享给他们家,还透露了有人盯上明芷的消息,让他们有了防范。无论从哪个层面来说,都是冯家的恩人。

既是恩人,有些事就要提点两句,首都不比县里,在这里一点小事都可能被放大,更当谨慎。

冯正廷倒没对他们可能捎货带货的行为多评价什么,这种事总归是有市场才有投机,他只是说了说京市运输队的情况,哪些人和冯家关系尚可。

杨雄认真听着,十分恭谨。冯家在京经营多年,这些都是经验之谈,冯老爷子能说这么多,不仅是良言爱护还有指路之意,他自然是承情的。

他的坦率谦逊又让冯正廷高看一眼。

众人正喝着茶闲聊,冯明芷回来了。

她面容清丽,气质脱俗,一身温良的书卷气。

听到冯令仪和杨青青都是京大的,说起自己也报的京大中文系。

冯来弟忍不住弯唇,为见到活生生、水灵灵的小姨祖母而高兴,这辈子有她在,一定不会让她中人奸计香消玉殒!

在冯家坐了会儿,杨雄便带着杨青青等人随冯耀去看房子。

冯来弟对如今的住得地方总体没报什么希望,就没跟着过去,觉得不如和家里人套套近乎。

郭通见她留下,觉得她有点意思,“你这丫头怎么不一起去?”

“去不去都一样,”冯来弟兴致寥寥,“去了也看不出花。”

她看过去,“而且您怎么叫我小丫头呢?我也没比您小多少,还是应教授的关门弟子。”

关门弟子这个头衔是她一早就跟应教授求来的,她爷爷虽然受过应教授教导,但因为身份原因一直没拜师,可以说有师徒之实却没有师徒之名,直到爷爷晚年,对外也是说两人为忘年交。

她倒不是一定要占自己爷爷的“便宜”,就是吧,辈分这个东西最好一开始就定下来,不然后面更不好掰扯,她还指望在地位上碾压她爸呢,这样以后也好在他的教育问题上说得上话。

“应教授不是说不收弟子……”郭通嘀咕,细听还有些微妙的委屈。

冯来弟道,“别人不收,聪明绝顶的还是要考虑一下的。”

这话真一点不谦虚。

郭通挑眉,对她的厚脸皮十分无语。

“听说你们还打算在中官村找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