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大选也有小选无法比拟的好处:只要大选入宫的秀女,位分最低也是贵人,嫔、妃也不是梦,小选入宫的秀女却几乎全是最末等的答应。

贾家当初煊赫扬扬,也是入了汉军旗的,家中女儿自然要走大选的路子选秀。可惜贾代善死得早,元春的身份已然从国公的嫡长孙女变成了从五品官的嫡女,如甄家女儿般嫁给皇室宗亲做王妃已是想都不用想,若不想落于人后,便只能往宫里使劲儿。

不止自己的婚事,还有日薄西山的贾家也需要她的助力。

但可惜,元春大选落选了。

也就难怪,元春在原著中为何一开始不是后妃,而是宫中女史了。

因为只要不考虑位分,单纯想成为皇帝的后宫之一的话,小选成功的几率绝对比大选多:只要小选得中,即便当时没被皇帝看中成为后宫之一,之后也有机会“近水楼台”。

但贾家似乎一开始并没有让元春小选入宫的打算,反而时常带着元春参加各种宴会,男丁也四处打听京中合适的人家,积极谋划元春的婚事。

只是他们似乎还未认清荣国府早已今非昔比的事实,以至于他们有意的人家根本不愿和贾家结亲,而有意与贾家结亲的人家,荣国府的人又根本看不上。

是以不过短短一年时间,季戈便听说贾家那几个爷们儿突然和一些在宫里颇有权势的包衣人家联系上了,那贾珍、贾琏甚至和几个位高权重的太监搭上了关系。

只是贾家似乎尚未下定决心让自家千娇百宠的女儿入宫做伺候人的活计 忘 ? 憂 ? 艸 ? 付 ? 費 ? 整 ? 理 ? ,再加上主子和宫女需要学习的规矩完全不同,贾家还在努力寻摸合适的教养嬷嬷,好在元春年纪还小,并不着急,便也一直没传出她入宫的消息。

但,也是迟早的事儿。

这是贾家的家事,季戈本不欲多管,但想到乖巧听话,和双胞胎感情极好的林哥儿,她犹豫之后还是写了封信寄过去。

国公府的姑娘入宫做宫女,说起来到底不好听。

但其他的,她就管不了了。

第43章 后续

在贾敏看来,季戈传过来的消息不啻于晴天霹雳。

因为她这胎便生的是个姑娘。

贾敏前些年生下了林家的嫡长子,如今又生下了嫡长女,儿女双全,很是让她扬眉吐气了一番。

再加上原本病弱的长子被送去京城后也身体大好,府中通房竟也在黛玉出生不久怀上一胎,扫清了之前所有流言,林家喜报频传,贾敏夫妻高兴得恨不能大摆三天宴席庆贺一番。

谁曾想,就在他们高兴的时候,远在京城的贾家竟背刺了他们?

贾敏无论如何也想不通,就算她母亲不在意她外孙女以后的婚事,宁国府没女儿也任由荣府胡闹,但她长兄贾赦膝下不还有个叫迎春的女儿?

就连她二哥贾政,不也生了个取名探春的庶女?他们完全不在意这两个姑娘未来的婚事?

再者,贾家族人也没意见?

多可笑,荣府的姑娘想入宫做宫女!

若非一切尚有挽回的余地,贾敏绝对能当场气晕过去。

她刚生了女儿!

贾敏都这般生气了,何况与荣国府隔了一层的林如海。

他恨不得当场写信三万字,好生问问他那两位好内兄,是不是被猪油蒙了心,竟做出这般不知廉耻之事。

好在贾敏及时拦住了他。

并非她偏帮娘家人,而是林如海信中措辞极为激烈,若真将信件送到她那两个兄弟手中,两家的关系只怕会就此破裂。

那到底是她长大的家。

贾敏将林如海的信件烧毁,自己亲自操刀,写了封措辞更温和但意思不变的信,林如海则给林淮写了封道谢信一并交给小厮,连夜让人送去了驿站。

林淮接到信后倒没太大反应,只与季戈提了一嘴,让她知道林海夫妻已经收到消息后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