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节(3 / 5)

凤凰台 怀愫 9317 字 20天前

如今看皇后捐出又改了风评,使臣知道消息时还未出大业的境内,一口气都没提起来。

既然缔结了盟约,卫善便派人将珠镜殿收拾出来,清理了水渠中的淤泥,不让悬挂水晶珠帘,只挂上素纱,摆开家具,预备迎接那位“嘉合帝姬”。

珠镜殿是她整个宫中唯一不会踏足的宫室,给了这个冒牌货,比再浪费一间宫室要强。

江宁王极想让这盟约生效,他花了十来年,在嘉合的身上都掏不出半点有用的东西,不如榨干她最后一点用场,拿她和她身后那座怎么也找不着的宝库,来与大业定立盟约。

两边从此不必在运河上走私货,而可正常通商,小顺子再次出宫,带上假须领着商队往南朝跑,才到江南便写信回来,告诉卫善道:“南边诸多秀丽景色精致园林,待大军南下,娘娘正可一观。”

☆、第380章 发怒

大业立国不久,又重遭兵祸,虽颁布了多项惠民的政令,可依旧还需要休养,江宁王手里别的没有,钱却是有的,大夏积蓄两百年,江南又从来都是鱼米香富庶地,两边通商对大业只有好处。

朝中为了卫善点头松上一口气,经过这回也很明白了,陛下与皇后同心同德,卫家人从此在朝中屹立不倒,礼部更是把已经拟定好,明岁春日里如论如何都要奉上的奏折又重写了一回。

原来是言辞恳切,请求秦昭采选秀女绵延国祚,如今得把那上头的话改一改,改得敷衍些,礼部送奏,陛下婉拒,走个过场便罢了。

江宁王朝中四分五裂,各有利益牵扯,能与大业订下盟约,不再开战,人人都松了一口气,便是那些主战的死硬派也知道,大业兵强马壮,非南朝将士们可以抵挡的,花再多的军费良饷,也还是眼睁睁看着城池被破,不如缓上一缓,再图以后。

这回江宁王主和,朝中反对他的声音都小,厉振南都打不过,余下还有谁上战场?那些大夏老臣倒是耿耿忠心,可难道还能让他们这些老骨头上战场不成?垂泪的垂泪,拜太祖的拜太祖,祈求两百年前就仙去的大夏皇帝能够赐大夏一位将星。

陈家手中已无宝库,便想凭着送嫁公主再得一份荣耀,若能在后宫立稳脚跟,说不准能将盟约定得更长,使臣一回朝中,陈家人便赶紧设下宴会,想问一问他大业皇帝如何,公主就算不入他的眼,也还有陪嫁的侍女宫人,舞姬歌姬总有同他心肠的。

使臣是夏朝老臣,未去大业之前,还抱有侥幸,待重回故地所见所闻,与二十年前全然不同。先帝在时广修宫室,连年征劳役,大业新帝却连近在咫尺的青丝宫都不曾踏足。

还以为皇后性喜奢华,转身却捐了百万贯的妆奁,这是举国上下一心积蓄国力,为的就是将来一战。

他心中明白大夏已是病入膏肓,刮骨都不可医治,此时求和,是饮鸩止渴。不论能拖上几年,也依旧要战,订立同盟也好,通商互惠也罢,纵这几年之间,当真能有将星临世,也不能与之争。

大局大业若不是生这一乱,哪里还用讲和,早就挥军南下,大夏江山基业不保。

可他回到朝中,只见江宁王与诸臣欢欣鼓舞,大赐宴席,又赐给他无数封赏,赞他立了一大功,使臣独坐酒席之间,看人推杯换盏,陪坐到最后,待宴席散过第二日,便上书告老,回了乡间。

陈家没得到半点大业宫廷的消息,心中虽然不悦,可来往通商的人一多,还是能问得到宫中事,传说皇后十分美貌,自幼与大业皇帝一同长大,当年求娶,更是一段佳话。

这倒叫陈家人不曾想到,嘉合的容貌自然是美的,江南水土将她养得细腻粉白,虽说有了年纪,可她养在深宫少见阳光,看上去不过十六七岁,她不够美貌,还有她身边的陪嫁。

陈家在江南依旧还是豪富,想着大业没有南朝美人,挑了十二个美貌纤细的女子选为陪嫁,要会琴棋书画吹弹唱打,温柔妖娇,纵是石人见了也总有心动处。

南朝预备嫁帝姬,大业除了通商之外,并未有别的动作,京城里这阵风吹过了便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