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建州宋氏难道不算忠臣吗,之前西夷之战期间,因为宋南楼领兵在外,所以建平内的宋文述无论如何也不肯独揽朝政,直到皇帝安排了袁言时跟温惊梅与他共事,才战战兢兢地接过了任务。
褚氏的如今的处境也跟当时的宋氏有些相仿,却还要糟糕得多。
宋家立场没问题,但他们却曾经追随过温谨明至少庾高有一件事是没有说错的,都是士族,大周的官吏确实存在投效东地的可能性,而且越是根深叶茂的人家,也存在两头下注的可能,其中褚氏的位置就显得极其尴尬。
作为泉陵侯旧部,如果东边真的成功跟温谨明的后人接上头并拥立对方,那他们又怎么忍心与昔日少主相敌对呢?
如果说其他士族被俘虏后还能投降,褚氏却不好如此,北苑之败后,他们已经投效过一回,就算温谨明的后人在事成后当真不计前嫌,他们难道好意思重新回归吗?
就在褚息内心焦灼万分之时,有下人过来禀报,说叔父褚馥喊他过去。
“叔父大人今日过来了么?”
褚馥名义上已经跟褚氏脱离关系,这才毫无顾忌地行事,帮着天子下狠手收拾了南地大族,也换取了褚息出仕的机会,正因为这种种利益关联,两边表面上分开,实际上依旧算是一家人。
在投效之后,因为担心天子疑心,所以作为族长的褚丛,以及曾效力于泉陵侯麾下的褚馥,还有一群族中老幼,都从南地迁徙过来,老实待在建州,算是把自己当做人质搁在天子眼皮底下,好让对方安心。
褚馥:“那封檄文,究竟是否是阿岁的手笔?”
褚息低头垂泪不敢言。
褚馥叹息:“这便是有可能了。”
褚馥缓缓起身,向着南边焚香而拜,虽然没有明言,但明眼人都知道,他此刻必定是在怀念泉陵侯。
归家的这几日,褚息一直没有外出,却也晓得建平城内各处里坊都被戒严,城内人心也有些浮动。
泉陵侯谋反之事传播得过□□速,那些檄文更是一夜间飘得哪哪都是,大周现在还没有雕版印刷的技术,能够将消息这样大范围地将消息铺开,完全可以证明,建平当中必定存在着听命于东部的力量。
天子直接下了宵禁令,纵然白日期间,人们也不可离开自身居住的里坊,禁军外卫还在燕小楼的带领下,仔细检查城中情况,好些身具嫌疑之人都被抓获,其中就有褚氏府中下人,褚息多番打听,才晓得对方竟然也在暗中信奉玄阳上师。
他一向知道玄阳子在黔首中具有巨大的力量,却依旧没料到,连世族家仆也会受到对方的影响。
第一百零三章
褚馥面墙而立, 心中有着浓郁的迷惘之情。
他心中有些怀疑,自己这一族人是否还能继续延续下去、
作为一个深知朝堂风云的世家子,褚馥对未来的结局, 有着非常不积极的预测。
从措辞看,这篇檄文多半与褚岁存在一定的关联。大周早期对宗室的约束还不如现在这样严格, 曾有诸侯王起兵谋反,当时的天子便因为朝中某位大臣有亲族在反王帐下效力, 就将其全家诛杀弃市,当今这位皇帝在大臣里向有多疑且心狠的名声, 纵然将他们通通拿下,也没什么奇怪。
又因为当事人褚岁的母亲出自崔氏旁支, 倘若她当真投效了反贼, 那远在西夷的崔新静都可能因此受到影响。
叔父不说话,侄子也不敢多言, 仆役们知道主人在私室中相谈, 也不会离得太近,此时此刻,府邸内外都是一片寂然, 沉默当中,褚息忽然听到外面远远传来一点喧嚣声,心中微微惊异。
这里服侍的人多是家中世仆, 平日里行事有度, 就算当真遇见意外也不至于过于忙乱, 会出现这种情况,一定是出现了让他们无法应对的意外事件。
喧嚣并没有持续下去, 外间很快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 然而褚息却无法继续安坐, 向着叔父匆匆行了一礼,便出门查看情况。
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