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晏然清楚让她停止修河渠奏折多为忠心之言,只是她已经打定主意不断提升摆烂的程度,臣子们越是言辞恳切为国为民,她就越是要逆着对方的意思胡作非为。
大臣们苦苦等了大半个月,宫中却一直没给回音。
王齐师没忍住,去中书省那边打听消息,到了地方后,又随手拉了个熟人过来,问:“如何,陛下这两日可曾有所批复?”
出身袁氏门生的中书省官吏连连摇头:“递上的奏折中,但凡跟运河有关,陛下都留中不发。”
王齐师欲言又止,他到底有过充分的被打脸经验,最终还是将那句“天子怎么开始一意孤行”给咽了下去,然而又有些着急,国家刚安定了没两年,陛下在运河上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又不幸遇见旱情,说不准要出乱子当今皇帝的远见卓识堪称无能可及,为何迟迟不肯下旨暂停运河修建?
此时此刻,为国家前途忧心忡忡的王齐师并未意识到,他的想法显然太过忠臣了一些……
被大臣们每天在心里琢磨无数遍的皇帝其实也针对旱情做出了一些反应她直接喊停了春猎。
春猎既然能作为一项传统活动被保留下来,也有求个好兆头的玄学意味在,温晏然虑及此事,索性把今年的体育活动调整成了祭祀活动,自己跑到天桴宫给温氏列祖列宗上了三炷香,希望能保佑她早日达成覆灭大周的游戏目标。
温晏然将线香插入香炉中,同时随意道:“兄长便不问问,朕为何不去北苑?”
温惊梅欠了欠身,神色自若地回答:“陛下自然是想要减少宫中用度,才如此作为,绝不可能是因为厌倦射猎事宜。”
温晏然轻笑了一声,道:“城中炎热,兄长今年要随朕去桂宫住两日么?”又道,“建平这边,陶老将军不想挪动,卢卿那边也不好把户部文册给搬来搬去,就让他们二位留在城内管事,宗室中,再把丰肃侯也留下来。”
皇十一女如今已经年满十二岁,便得了丰肃侯的爵位。大周习惯于压制温氏诸侯,立国之初,只要皇帝的儿女,大部分都还能够封王,等到了温晏然这一代,封的已经多是侯爵。
天桴宫内装饰雅致,此刻书房的桌案上放了一瓶晚开的杏花,温晏然只远远瞥了一眼,边上侍奉的机灵内官便将瓶子托起,让皇帝能瞧得更细。
温惊梅听得天子的话,知道对方已经计划妥当,无可推脱,自然应下,同时在心中忖度,不晓得皇帝这样安排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就在温惊梅暗自思忖时,已听到天子的声音从那瓶杏花后悠悠然地传过来:“朕近来甚是刚愎自用,如今朝中大臣颇有些不安,便将你一起带去城外消夏,省得他们来天桴宫内聒噪。”
第一百五十一章
温晏然对大臣们的预判没错, 入夏之后,上折子请求暂缓修运河的人便络绎不绝, 今年旱情重,朝廷必要为救灾做准备,人力物力都十分紧张,实在没力量用在大型工程上头。
而且在时人看来,南边乃是烟瘴之地,人口少,只要注意维护边防, 不要让南滨一带造成太大的混乱就好, 所以许多大臣都无法理解, 皇帝非要修运河的原因。
户部那边, 从二月开始, 就在仔细计算各地存粮,其他部台的官吏虽然瞧不到具体数据, 但从户部尚书憔悴的表情看, 情况应该不太美妙维系朝廷正常运转要钱, 赈灾要钱, 官学推广要钱,皇帝炼丹要钱, 修运河更是要钱。
卢沅光才刚刚三十五, 官帽下头就已有了白发。
可能是考虑到心腹爱卿的辛苦, 天子让人给留守在城里的卢沅光带话, 勉励了她几句,顺带赏了些郊外摘的新鲜瓜果, 与此同时, 又把告假在家的工部尚书给召到了桂宫。
“黄卿, 工部当中有没有善于筑城之人?”
黄许怔了一下,道:“人才自然是有的,只是近年来少有修城之事,恐怕经验上会有所不足……”
温晏然笑:“罢了,也不急在一时半刻。”摆了摆手,让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