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1 / 2)

刘钦朝派来监视他们的侍卫拼命阻拦才没有让他们闯进来。

各种石头烂菜叶被人从外面扔进院中,让沈榭滚出平邑,滚出江州的言论更是不绝于耳,甚至,还有说沈榭薄情寡义,死后定是要下十八层地狱这些恶毒的咒骂。

“昭国公,你昔日亲自给荣乐郡主判下罪名,就不怕夜里她来寻你索命吗?”

“滚出平邑,滚出江州,朝廷有你这等乱臣贼子,南靖危矣啊。”

木清辞抬眼看向沈榭,见他神色如常,便打趣道:“国公爷这抗骂能力,是被御史台的人给锻炼出来的吗?”

“是啊,”瞧见她眸中难得的笑意,沈榭也顺着她的话往下说,“那些个老匹夫,从我十几岁开始到现在,每日都能保持陛下的案上至少有一本奏折是参我的,我都不敢想象,要是我哪一日不在朝堂了,御史台是不是有一半的人的都要闲得发慌,提前告老还乡了。”

想到他的行事作风,木清辞觉得也不是不能理解,没忍住道:“我觉得国公爷应该反思一下自己,为何每日都能让御史台的人找得到由头参你。”

“还能有什么,当然是因为他们见我过的随性,心生羡慕,但又放不下骨子里那些迂腐死板的思想,嫉妒我呗。”沈榭扯唇笑道。

木清辞:“... ...”

别的不说,要论脸皮厚,整个黎安,确实无人能够与沈榭匹敌。

木清辞移开眼,明显是不想与他说话。

“而且,”沈榭脸上的笑意收敛了几分,“这些唾骂,这几年我听得也够多的了,自然影响不了我什么。”

闻言,木清辞心中忽然有些不是滋味,他总归也是因为他们从前的婚约才遭受这些骂名的,此番便也出声开解道:“世人就是如此,未知其中真相,便听风就是雨,站在道德的高处指责别人,若是问起他们这件事,可能连事情的原委都不一定能够说的出来,只会说一句‘众人云’,国公爷莫要放在心上。”

骂沈榭负心薄情之人,在背后指不定又是如何说长平公主辜负君恩,叛国谋逆呢,不然,又怎会如此抵触折辱靖康军遗属?

有人起了这个头,便就会有人跟随,不论真假,只觉大家都是这般想的,那就是对的。

“别人怎么说,我从未在乎过。”沈榭盯着她的眼,心中暗道,

我只在乎你是如何想的。

*

刘钦朝回到衙门,立即着人去传唤木清辞,可回来的人告诉他,沈榭的宅子被百姓围了,他们进不去,里面的人也出不来。

刘钦朝没办法,只能让人明日一早再过去。

赵松听完后不由感叹了一句:“这车长史的声望可真是高啊,大人,会不会是昭国公弄错了。”

刘钦朝看着面前的文书,出声道:“一开始我也是这样想的,可今日百姓齐聚于此,反而让我有了不一样的看法。”

赵松不解问:“什么看法。”

“一个爱民如子的好官,当真会与百姓建立如此深厚的情谊吗?”

今日在城外村子见到的那些人先不论,毕竟他们从其他地方流亡过来,车邛帮他们重新组建了新家,他们心生感激,见到车邛真情流露倒也说得过去。

但是这城中的百姓呢?

平邑一直都是南靖较为富庶的城池,虽说比不上这些年,但城中的百姓过的一直不差,就算车邛让平邑更加富庶,他们顶多也就是心生感激,怎么会达到能够为了他集体请命的地步。

除非,车邛刻意让自己做的事,被百姓们看到,并且放大。

一心为民的好官,是不会大肆宣扬自己功绩的。

第二日,木清辞一大早就来了衙门,这次,刘钦朝没有让吴奇一起,只留下了赵松一人。

木清辞福了福身:“巡按使。”

“李姑娘不用多礼,请坐。”刘钦朝指着下方的椅子,让赵松给她倒茶。

“多谢大人。”

刘钦朝没有与她打哑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