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籍中看到过一篇传闻。”
宣宁帝盯着郑翰思的脸,等着他的下文。
郑翰思深吸一口气,缓缓道来:“几百年前,统治者治下昏庸,一对兄弟揭竿起义,推翻了当时的皇朝,因先前两人起兵之时,在前线厮杀的都是弟弟,故而弟弟的名声比兄长的更盛,然而弟弟却坚持扶兄长登基,建立了大夏朝,他自己则封王守一方疆土。”
“然而,共患难的兄弟却没办法共享安稳的江山,在外患平定之后,弟弟在身边之人的蛊惑下,渐渐不忍屈于人下,生了反心,兄长察觉后提前布局,弟弟谋反失败,被判了斩刑,多年后,兄长想到了之前两人并肩作战的那些日子,十分怀念,便下令让工匠为弟弟修建陵寝,陵寝修建到一半,却在一日夜间被雷击中起了大火,无论雨势多大,火始终不灭。”
第94章 这招虽然险,但好在最终还是赢了。
大夏开朝皇帝的事宣宁帝自是知晓的, 但是修建皇陵这件事宣宁帝却闻所未闻。
郑翰思停了一下继续道:“那日夜间,天上星辰时而黯淡时而闪耀,珏阳星紧靠月亮, 泉星与之相悖, 昨日夜间也是这等星象, 但是陛下并未下旨修建陵寝,故而臣就没有禀报。”
说完,郑翰思又立即补充:“不过这段时间臣偶感风寒,时常出现头昏眼花的症状, 兴许是臣看错了, 行宫无端被雷击中, 也有可能是其他原因,陛下可派人去详查。”
宣宁帝目光一凛, 直直看着郑翰思,问:“你说的这件事朕也有所耳闻, 但是史书中并未记载修建陵寝一事。”
郑翰思明白宣宁帝在怀疑什么,立即道:“史书中确实没有,但是钦天监有关星象推测的书籍中有所记载, 陛下若是感兴趣,臣回去便找出来给您送过来。”
宣宁帝捏了捏眉心, “雨势多久会停?”
“大概要到晚间了。”
“行,朕知道了, 你先退下吧,行宫的事朕已派人去查, 郑卿若是病了, 可要记得好生休息。”
郑翰思立即会意,“多谢陛下关心, 臣告退。”
郑翰思离开后,宣宁帝又收到了梅敬先传来的第二封信。
他沉默的坐在桌前,仔细思索郑翰思方才的那番话,自古以来,史书怎么写,那是由活着的人决定的,因此史书上面的事情未必就是真实的,如若郑翰思方才所言是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