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容整肃,令行禁止,镇兵的精神面貌和先前相比一个天一个地。
苏瓷终于明白杨延宗为何没有直接回绥平,而是选择掉头暂驻义州。
连同路上的十二天,他花了小一个月的时间,数千镇兵已如臂使指。
这批镇兵,已真正成为了他的人。
再说远一点,他日六王设法让这数千镇兵回归原位,军镇也将握在杨延宗手里。
另外,除此之外的一个目的,大概就是让消息先传回绥平去吧?
当然,上述这些都只是苏瓷猜的,最多和她姐私下嘀咕两句,不知真不真也不知全不全。
反正,在九月末的某一天,苏瓷给杨延宗拆了线、观察过肌腱愈合良好、可以进入复建期的时候,杨延宗站起身,把皮质的束袖扣好,他慢慢活动了一下右手腕,道:“准备一下,明日动身回绥平。”
……
绥平,大庆北方重镇兼陪都阳邑的卫星城池之一,皇帝目前就在陪都阳邑。
老皇帝在阳都待了快两年了,这事得从前年北戎再度大肆犯边皇帝决定御驾亲征开始说起,后来北戎是暂时击退了,但皇帝却被流箭所伤,还摔下了马,据说情况一度不好,这就瞬间引爆几位王爷的激斗,大家差不多是投入所有势力进入你死我活的状态,最后四王七王联手,一度将六王重创。
而杨延宗及他底下的苏杨两家,就是这场重创中下来的。
现在吧,据说局势缓和了一些,因为老皇帝十分坚强,他没死成,又好起来了。
皇帝不用说也对这些年富力强的宗侄十分忌惮的,而皇帝和王爷们的关系也十分微妙,这一点可以从王爷们的所在居处看得出来王爷们并没同驻阳都,而是驻住在附近的绥平渠原等城。
绥平渠原等城距阳都不远也不近,呈半弧环拱护着阳都城。
目前四王和六王的行辕都在绥平。
从军镇走出灾区回归绥平,这只是一个开始,并不是结束。
苏瓷骑在马上,和苏燕并驾前行,姐妹俩都不耐烦坐车,从石林出来就开始骑马了。苏瓷原来是不会的,苏燕对终于开窍的妹妹惊喜,耐心教导之下,苏瓷现在也骑得像模像样了。
她举目眺望,远处城廓巍峨,灰黑色的城墙傍地而起,一路往两边延伸开去,高耸的城墙上旌旗招展甲兵巡戍,底下城门虽不算行人如织,但也不断有车马挑夫百姓进出,很是一番繁庶。天已经有些冷了,一碧如洗的晴空下,郊外仍见青葱绿意。
空气也有些干干的,风沙略大,但北地的秋冬多是这样的,这是常态,这里和灾区仿佛是两个世界。
啊,前面就是绥平城了。
“又回去了。”
苏燕左右张望,呼了口气,语气难免有些惴惴:“也不知怎么样了?”
马上就回去了,也不知前面会是什么。
苏瓷回忆一下他们在绥平的家,那是个不大不小的两进院子,她房前种了很多花,她爹种的,有一些则是林亦初种的,这边蔷薇不好养活,也不知他在哪找的品种,当年就种养活了,大片大片灿烂的嫣红,爱浪漫的小姑娘,被一家人疼着宠着。
不过可能不会回去住了。
姐妹俩对视一眼,乖巧闭嘴,不再说话了。
马蹄沓沓,走到距城门还有一里地上下,有快马疾奔迎出,飞驰到近前,对方一勒马长嘶一声,双方都翻身下地,苏瓷姐妹也赶紧随大流下来。
苏瓷抬头望去,来人为首是个二十出头的青年,浅白云纹锦衣,简洁文雅又清爽,长相不算格外俊美,但也眉清目秀,苏瓷认得这人,他是杨延宗姨母的养子,六王世子季堰关系最亲近的庶弟,季郴。
这人从小就跟在季堰身边,算得力兄弟和臂膀,他是代季堰出城来迎杨延宗的。
季郴向来不得罪人,逢人总是微笑相迎的,和杨延宗寒暄几句,也算十分融洽。
但也仅是他而已,除了季郴之外,跟出来相迎的后面几个人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