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李由正好回来,刘邦提前在萧何这里待着,本想告诉萧何这个好消息,让萧何别生气了。
谁知道他抢竖子的肉干,抢忘记了。
刘邦忘记了李由,李由没忘记回来。
李由正好换完衣服走来,闻言不屑道:“只是一监门,这么大口气?”
刘盈叼着肉干道:“监门出人才,你不是最清楚吗?你阿父最初也是监门。”
李由:“……”
他想起来了,似乎真的有这回事。父亲当丞相当久了,他都忘记父亲也落魄过。
李由改口:“看来他或许有几分本事。”
刘邦鄙视地看着李由:“你转变太快,就像是我老家村头那棵歪脖子柳树,无论哪边有风,它都能倒。”
对刘邦的侮辱,李由不以为意。
和刘盈斗智斗勇这么长时间,李由已经完全不会为刘邦动怒。
刘邦只是态度差了一点,说话粗俗了一点,无视就好。
李由拱手向刘邦告辞,抬脚离开,去寻萧何。
刘邦只是随口嘴贱,贱完就结束,没想李由有什么回应。李由走后,刘邦对刘盈道:“见吗?”
刘盈咽下肉干:“那人是不是叫郦食其?”
来人回答道:“是。”
刘盈摆了摆手让那人离开,又对刘邦勾手。
刘邦弯腰,把耳朵递上去。
刘盈压低声音道:“你还记得我和你说过,你向儒生帽子里尿尿的事吗?”
刘邦眼睛一亮:“就是他?”
他顿了顿,站直身体:“你别和我说了,我自己去会会他。”
他理了理衣服,去见郦食其。
刘盈没有继续说郦食其的未来。
阿父很早之前就说过,他不会再向自己打探未来。那么郦食其的未来,阿父肯定也是不会听的。
“郦食其劝齐王献城,阿兄却听信蒯通之言,为了抢功而攻秦;齐王让郦食其去阵前劝汉军退兵,郦食其明明被阿兄出卖,却说干大事者不拘小节,他不会去游说韩信。”刘盈把肉干揣进怀里,双手枕在脑后,慢悠悠迈着八字步离开,“阿兄才华横溢,但德行远不如郦食其啊。”
郦食其在历史中做的都是纵横家外交家的事,但他却是被认可的大儒。
为何?
唯“举大事不细谨,盛德不辞让。而公不为若更言!”一句耳。
那什么同样行纵横术的蒯通给郦食其提鞋,郦食其都要嫌弃蒯通肮脏。
看看蒯通给韩信献的什么计谋?
他的第一计是劝已经准备退兵的韩信攻齐抢功。
这造成两个后果。
第一个后果,齐王和臣属深感被背叛,即使韩信已经攻下齐国,齐国反叛连绵不绝,曹参长时间陷在齐国平叛;
第二个后果,本来属于刘邦直属嫡系的韩信与刘邦有了间隙,发生了“请立齐王”之事。
这第二个后果又带来了蒯通的第二计。
在天下即将一统,蒯通劝韩信背叛刘邦自立,这样就能和刘邦、项羽三足鼎立。
天下苍生,蒯通肯定是不关心的。
但他这计谋,对韩信又是真的好意吗?
韩信即使与刘邦已经有了间隙,但他的将还是刘邦的老下属,兵卒多发自汉地,粮草也要萧何提供一部分。他若自立,就算短暂会三足鼎立,定是最先被砍掉的那只足。
如果阻拦大一统的步伐不是蒯通的目的,蒯通劝韩信自立的计谋只有项羽得利。
若不是项羽的性格不可能使出这样的计谋,刘盈都怀疑蒯通是项羽的人了。
不过,没道德没理想的“纵横术士”就是这样的搅屎棍吧。损人不利己,天下被自己搅和得越乱,越显得他本事高强。
哈。
刘盈吹起了口哨,期待和蒯通的见面。
蒯通在史书中很有存在感,但他有预感,自己无论再怎么让蒯